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取是去非
释义 取是去非明清之际傅山用语。指对待知识的一种态度。认为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是客观存在的,认识中的是与非即正确与谬误的问题,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都是以客观发展着的事物为依据的。指山:“一双空灵眼睛,不唯不许今人瞒过,并不许古人瞒过。看古人行事,有全是底,有全非底;有先是后非底,有先非后是底;有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底;至十百是中之一非,十百非中之一是”,“了然于前,我取其是,而去其非。其中更有执拗之君子,恶其人,即其人之是亦硬指为非;喜承顺之君子,爱其人,即其人之非亦私泥为是。千变万状,不胜辨别,但使我之心不受私蔽,光明洞达,随时随事,触着便了。”(《霜红龛集·杂记一》)认为“是”,即正确认识或真理性的认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因为这个“是”的确立,是由人断定的,而人的认识,即使是圣人的认识,也会发生一定的误差,更何况在认识过程中,会受到主观成见的影响。即使是真理性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发生变化,可见任何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因此,以古人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对待古人应该采取“取是去非”的态度。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