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叔段之乱 |
释义 | 叔段之乱叔段本为郑庄公的同母弟,庄公即位,在其母的要求下封其弟叔段于京(今河南省荥阳县东南)。叔段到了封地后就扩大京邑,接着又把郑国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区也划规自己管辖。这样叔段的地盘就明显地延展开来,大有与郑庄公鼎立的势头。郑国的大夫祭仲担心如此发展下去会闹出乱子,便劝说郑庄公应对叔段的行为加以制止,另一位大夫公子吕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但郑庄公都没采纳,因为他的目的就是要放任叔段,让他的野心充分表现出来,等到叔段公开作难时,再一举将其除掉,这样国人也就不会说自己残忍和没有手足之情。这是一个非常阴险的计划。而叔段却上了钩。他见自己的地盘也够大,便开始聚拢民众,准备兵器和战车,并与其母约好时日以便在京城作内应。而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对这一切早已有防备,待得知叔段发难的准确时间后,郑庄公就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命大将子封率大军进攻京邑。由于叔段不得民心,京邑的百姓也反攻叔段,叔段很快被打败,怆惶出奔鄢(今河南省鄢陵县)。郑庄公赶跑了叔段后,又强制性地迁其母姜氏于城颍(今河南省临颖县)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后来郑庄公又后悔这样做太绝情,可是自己已发过誓。最后在一位地方官吏的建议下,郑庄公命人在地下挖了一个很深的通道,母子二人分别从两头进去,于地道中相见。从此后又重新建立了母子之情。这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欲损害伦理关系的著名事例。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