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胡瑗
释义

胡瑗993—1059

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县)人。世居陕西路的安定堡,学者称安定先生。官至太常博士。和孙复、石介提倡“以仁义礼乐为学”,并称“宋初三先生”。讲“明体达用”之学。“体”是封建道德的准则,“用”即准则的应用,开宋代理学之先声。讲学分经义、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当时有明令以其教授方法为太学法。他很强调学校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曾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著作有《论语说》等。

胡瑗(993—1059)

宋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字翼之,学者称安定先生。唐兵部尚书胡询裔孙,程颐师。布衣。与孙复、石介于泰山栖真观求学十年,并称三先生。景祐二年(1035 年)范仲淹聘为苏州学教授,创学规,苏学为诸郡倡。次年超拜秘书省校书郎。历任丹州、密州、保宁军推官,出掌湖州府学。学主明体达用,创苏湖教学法,所订学规颁为太学令。召为诸王宫学教授,因病以太子中舍致仕,迁殿中丞。皇祐二年(1050 年)起为大理评事,兼太常寺主簿。进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大理寺丞。嘉祐元年(1056 年)迁太子中允、充天章阁侍讲,管勾太学。授太常博士。致仕,卒于杭州,追谥文昭。颛意经学,兼通律吕之法,以硕学大儒为范仲淹誉为苏湖领袖。与阮逸合撰《皇祐新乐图记》。著有《尚书全解》《春秋要义》《武学规矩》《资圣集》《周易口义》《安定易传》《学政条约》《景祐乐府奏议》《皇祐乐府奏议》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