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羅明佑 |
释义 | 羅明佑1900——1967廣東番禺人,1900年 (清光緒二十六年) 生於香港,後遷居廣州。幼年在家延師授課,後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1918年入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習。1919年創建真光影戲院,任經理,半工半讀半年後,真光影戲院遭火灾。一年後重建真光影戲院。1924年起,增建北京西城中央影戲院、天津皇宫、河北影戲院。1927年又聯合平津六家影院,建立華北電影公司。嗣後,又兼併國内小商所辦之戲院、茶園,在太原、濟南、石家莊、哈爾濱、瀋陽等地擴建影戲院。1929年12月,以華北公司名義,與民新公司合拍 《故都春夢》、《野草閑花》等影片。1930年8月,又以民新和華北兩公司爲基礎,合併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正式組成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1930年10月,聯華在香港成立總管理處。次年3月,又在上海設立分管理處,在北京設分廠,成立聯華演員養成所,在上海辦聯華歌舞班。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影院企業喪失殆盡。一二八事變,上海抗日戰争爆發,聯華設在閘北的製片廠亦毁於炮火。1932年任中國教育電影協會執行委員,兩次赴歐美調查電影事業,被聘任中央攝影場顧問。1933年提出“挽救國片,宣揚國粹,提倡國業,服務國家”的“四國主義”。不久,又代表“聯華”,同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訂立合拍新聞片合約。後遭“聯華”全體創作人員反對,宣布取消“四國主義”。1933年起,聯華拍攝《三個摩登女性》、《如此英雄》、《天明》、《城市之夜》、《都會的早晨》、《除夕》、《清白》、《母性之光》、《小玩意》、《風》和 《出路》等影片。1935年退出聯華。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日戰争開始後赴香港,主持中國教育電影協會香港分會,後又主辦《真光》 電影半月刊,宣傳抗戰影片。五、六十年代脱離電影界,成爲傳教士。1967年在香港病逝。終年67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