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县令 |
释义 | 县令官名。简称令。为县级行政机构长官。战国时三晋(韩、赵、魏)和秦、齐已称令。秦商鞅变法,“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确立郡县制度。万户以上的县设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汉承秦制,略有小异,如边地县不满万户亦称令。职掌一县政务。《后汉书·百官志》本注:“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佐官有丞、尉,由中央任命。属吏则有诸曹掾、史、书佐等,由令、长自署。魏、晋、南北朝承秦汉之制,其长官治千户以上大县者称令,不足千户之县为长。然南朝边境、少数民族之县数百户乃至数十户亦有置令者。秩位自六品至九品不等。总理一县政务,既可决狱,又能掌兵,故常带杂号将军名。其任职者身分不一,大多由州、郡僚佐迁升就任,为前代所罕见。隋、唐、五代,秩自正五品上至从七品下,有七等之差。宋为选人阶官名,后改通事郎。别置县令为职事官。常以带京朝官、选人、三班使臣等阶官或试衔者任职,称知县事,简称知县。金赤县令从六品,剧县令正七品,其他从七品。元代改称县尹。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设。崇祯十六年(1643),在襄阳,改原知县为县令,其职掌仍因袭明代。曾于湖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地遍设。清代为知县别称。 县令官名。《周官》有县正。各自职掌所管辖县的政事。春秋时,县邑的长叫宰、尹、公、大夫,其官职相同。秦代和汉代,万户以上称令,不及万户的叫长。 县令官名。西周有县正;东周以后名号不一,宰、尹、公、大夫等,因国而异;秦时万户以上之县官称令,不足万户之县官称长;汉因秦制;魏晋南北朝其名号或同或异;隋以其地之轻、重,分称长、令。唐代之县,分京、畿、上、中、中下、下六等,统称县令,但品级不同。京县令正五品上;县丞二人,从七品上;主簿二人,从八品上;录事二人,从九品下;县尉六人,从八品下。畿县、上县之县令,均从六品上;县丞各一人,均从八品下;主簿各一人,均正九品上;县尉各二人,畿县尉正九品下,上县尉,从九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县丞从八品下;中下县令从七品上、县丞正九品上;主簿各一人,均从九品上;县尉各一人,均从九品下。下县县令从七品下、县丞正九品上;主簿、县尉,品级与“中下县”同。各等县令,职掌导风化、察冤狱、听诉讼;县丞为令之付;县尉之职是,分判众曹,收率租调。 县令职官名。建隆元年(960),令天下诸县除赤、畿外,有望、紧、上、中、下知县,掌总治民政,劝课农桑,平决狱讼,有德泽禁令,则宣布于治境。凡户口、赋役、钱谷、振济、给纳之事皆掌之,以时造户版及催理二税。有水旱则有灾伤之数,以分数蠲免;民以水旱流亡,则抚存安集之,无使失业。有孝悌闻于乡闾者,具事实上于州,激劝以励风俗。若京、朝、幕官则为知县事。另有试衔知县,或称知县令。有戍兵则兼兵马都监或监押。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