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历物十事
释义 历物十事战国惠施的十个名辩命题。历,古作厤,有分辨、治理之意。历物,指普遍地考察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庄子·天下》:“惠施……历物之意,曰: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惠施曾“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同上)。西晋司马彪、唐成玄英等有注疏。历来评价不一,或认为这些命题片面夸大了事物之间的“同”而忽视了“异”,过分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而抹杀了相对性中的绝对性,否认了时间、空间、性质、关系等差别,导致了相对主义,变成概念游戏的诡辩。或认为这些命题反映了客观世界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在自然观上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而且其命题形式在定义方法和关系判断的运用上,对于中国古代逻辑科学的建立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历(歷)物十事战国时惠施的名辩命题。《庄子·天下》:“历物之意”,成玄英疏:“心游万物,历览辩之。”陆德明释文:“分别历说之。”《天下》篇所列十事为:“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这些命题揭示事物之间以及概念之间的同一性和相对性,但混淆不同事物质的差别。明方以智指出其错误是“大其小,小其大,长其短,短其长,虚其实,实其虚而已”(《通雅》卷首之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4: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