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历本之验在于天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思想。《汉书·律历志》叙述《太初历》制订颁用后,汉廷官员、学者在采用以何历指导天下之人行为用事上的争论,即在肯定与否定太初历中,用“日月晦朔弦望、八节二十四气”验证诸历推算的准确度,即诸“疏密”程度,以《太初历》为第一。由此班固得出如下结论:“故历本之验在于天。”自后,以日月星辰的实际运行来检验历法是否正确、优劣程度,成为治历的指导思想。但以人事说天象与历法不合之说依然流行。《汉书·天文志》的议论即与《律历志》所说相悖。《天文志》说,“五星所行、合散犯守、陵历斗食、慧孛飞流、日月薄食、晕适背穴、抱珥虹蜺、迅雷风祆、怪云变气”,都是“政失于此,则变見于彼”。以此解释历与天象不一致。《天文志》虽为《汉书》的一部分,但其作者为马续,而非班固,与《律历志》相悖也不足为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