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竺可楨 |
释义 | 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 生。5歲入上虞東關鎮小學。1905年入上海澄衷學堂。1908年轉復旦公學。1909年考入河北唐山路礦學校。1910年畢業,赴美國留學。入伊利諾大學農學院學習。1913年畢業後,又入哈佛大學地學系學習氣象。1916年加入中國科學社,任《科學月刊》编輯。1918年秋,獲博士學位後回國,應聘在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地理學和氣象學。1920年轉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後改爲東南大學) 任地理系主任。1925年應上海商務印書館之聘任编輯。1926年到天津南開大學教地理學和氣象學。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蔡元培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竺被聘任氣象研究所所長。1932年2月,任天文名詞编譯委員會委員。1933年4月,任中國出席第五届太平洋科學會議代表。1936年4月,任浙江大學校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杭州淪陷,浙大遷建德、江西泰和、廣西宜山、貴州遵義,均任校長。1939年9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監察會監察。1943年2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届中央監察會監察; 4月派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訓練團教育委員會委員。1946年浙大遷回杭州,仍任校長;同年9月,當選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二届中央幹事會幹事。1947年2月,任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第三届委員;7月當選為黨團合併後的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1948年3月,當選為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7月,赴北京參加全國科學工作者代表大會籌備會; 9月出席第一届全國政治協商會議; 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0年8月,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全國委員。1951年4月,任中國氣象學會會長。1953年1月,任中國地理學會會長。1954年4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學部主任;5月任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常務理事; 9月任第一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1955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1956年3月,任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5月任國際地球物理年國家委員會主席。1959年4月,任第二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12月,任第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74年2月7日病逝於北京。終年84歲。著有《臺風中心的若幹新事實》、《遠東臺風的新分類》、《中國氣流之運行》、《東南季風與中國雨量》、《氣候與人生及其他生物的關係》、《論我國氣候的若幹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物候學》、《我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國的亞熱带》、《東亞天氣類型的初步研究》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