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窦建德 |
释义 | 窦建德573—621窦建德 隋末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贝州漳南(今山东武城东北)人,一说清河漳南(今河北故城东北)人。少年时常以助人为乐,故得乡党信任。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欲侵高丽,应募为二百人长。因助同县孙安祖起义,家属为隋所杀,遂率众起义,归高鸡泊义军首领高士达。大业十二年为军司马, 以计大破涿郡通守郭绚。后高士达不听他的意见,为隋军所杀。他收集余部,渐至十余万人。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隋亡后,自称夏王,建都乐寿,年号五凤,国号夏。武德二年(619年)擒杀隋将宇文化及。后又大破唐军,擒淮安王李神通及唐将李世勣等。武德四年,领兵救王世充,为秦王李世民所败,受伤被俘,至长安遇害。他重信义,轻财币,所得资财并散赏部下,一无所取。生活俭朴,常食菜蔬粟饭;妻曹氏不衣纨绮。《旧唐书》也称他“沉机英断”。在其所占地区“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故牺牲后,人民一直怀念他,“自建德亡,距今已久远,山东,河北之人尚谈其事,且为之祀。”河北大名有“窦建德庙”,临城县牛谷口有“窦王庙”,河南安阳有“夏王庙”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