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现代戴季陶著。1925年7、8月间发表于《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同年以《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为书名,由民智书局刊印单行本。1945年改题为《三民主义之哲学的基础》,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重版。谓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基础是“民生哲学”。认为“民生为宇宙大德之表现,仁爱即民生哲学之基础”。宣称孔子就已“组织了一个民生的哲学”,《中庸》是其“原理论”,《大学》是其“方法论”,由此列出了以诚、智、仁、勇为主干的“民生哲学系统表”。认为孙中山是把孔子的“民生哲学”“完全继承起来发扬光大”,“完全是中国的正统思想”,而且是“对欧洲文化的基本思想来宣战”。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能够说明阶级斗争的社会革命,不能说明各阶级为革命而联合的国民革命。中山先生的民生哲学,不但是可以说明各阶级为革命而联合的国民革命,并且把一切的革命历史,都在这一原则下面解释出来。”以此指责共产主义不合中国国情,强调“纯正的三民主义”才是唯一的救国真理。该书和他接着发表的另一本著作《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成为当时“戴季陶主义”的代表作。收入《戴季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