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南社 |
释义 | 南社诗社。清道光、咸丰间福建诗人杨仲愈等在闽县城南所创。杨仲愈,初名仲愉,字子恂,同治元年(1862)进士,改庶吉士,以道员需次直隶,著有《剑秋阁吟草》。除杨仲愈外,该社成员还有林天龄、龚易图、郭式昌、陈遹祺、杨叔怿等十二人,皆闽县一带人。时有“南社十三人”之称。见莫友棠《屏麓草堂诗话》。 南社诗文社。清宣统元年十月初一(1909年11月13日)成立于苏州。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柳亚子与高旭。首次雅集在虎丘张东阳祠。与会者共十七人,即为最早之社员。高旭因故未参加。会上推举陈去病为文选编辑,高旭为诗选编辑,庞树柏为词选编辑,柳亚子为书记,朱少屏为会记,并订条例十三则。民国三年(1914),第十次雅集选柳亚子为主任,主持社务。自宣统二年至民国十二年,共出《南社丛刻》二十二集,民国六年另出版《南社小说集》。其间绍兴、沈阳、广州、南京等地相继成立越社、辽社、广南社、淮南社等分支。在辛亥革命期间,反袁世凯帝制期间,南社社员多积极参加斗争,周实、阮式与宋教仁、宁调元、杨德邻等先后死难。不久南社内部发生纠纷。民国六年,姚锡钧、闻宥、朱玺等推崇“同光体”诗人陈三立、郑孝胥,与柳亚子的观点分歧严重,双方由论辩而至斥责,柳遂将朱玺逐出南社。因此事端,柳亚子心灰意懒,次年改推姚光为社主任,自此社事渐衰。民国十二年曹锟贿选总统,高旭等十九名社员被收买,旧南社受此震动,遂告终结。当年五月柳亚子与叶楚伧、邵力子、陈望道、胡朴安等创立新南社,起草宣言与组织大纲,宣布以“整理国学,引纳新潮,提倡人类的气节,发挥民族的精神”为宗旨,于10月14日在上海福州路小花园都益处菜馆首次雅集,社员多来自旧南社。次年出版《新南社社刊》,仅出一期。同时傅屯艮发起的又一新南社组织“南社湘集”,则出版过《南社湘集》八期。民国十四年后,柳亚子因忙于参加改组国民党的工作,新南社正式活动停顿,但社员间仍有酬唱。南社的总集,有胡朴安所编《南社丛选》,印行于民国十三年。二十五年,柳亚子重编为《南社诗集》、《南社词集》出版。南社自始至终,都是一个革命文学团体,但其成员文学见解并不一致,如柳亚子诗推崇唐音,词宗尚辛弃疾,胡先骕、朱玺、姚锡钧诗宗宋,学同光体,庞树柏词步趋南宋。入民国后,面临新文化运动,一些人成为白话文学的反对者。其著名社员作家有:柳亚子、陈去病、高旭、徐珂、苏曼殊、黄节、诸宗元、李叔同、黄人、庞树柏、刘铁冷、易孺、邵瑞彭、吴梅、潘飞声、范镛、郁华、刘成禺、周瘦鹃、高燮、黄侃、徐天啸、徐枕亚、胡先骕、林学衡、姚锡钧、朱玺、马君武、王蕴章、包天笑、宁调元、许指严、汪东、吴虞、邵飘萍、陈蝶仙、林白水、周桂笙、俞锷、傅屯艮、姚民哀、姚光、胡蕴、胡朴安、徐自华、谢无量、蒋箸超等。见柳亚子《南社纪略》,郑逸梅《南社丛谈》,杨天石、刘彦成《南社》。 南社①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团体。柳亚子、陈去病和高旭发起。清宣统元年十月一日(1909.11.13)成立于苏州。社友一千一百余人,每年“雅集”二次,出版《南社丛刻》等书刊。辛亥后渐趋分化,1923年停止活动,部分社员另组新南社。②刊名。南社机关刊物。宣统三年八月(1911.9)在上海创刊,柳亚子、高天梅、陈巢南、苏曼殊等编撰,设南社文选、诗录、词选三大类,专刊本社社员作品。发行二十二集,1923年12月停刊。另发行增刊南社小说集一册、通讯录三册。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