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克敏 | ||||||||||||||||||||||||
释义 | 王克敏1873—1945原籍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广东。 王克敏1873—1945汉奸。字叔鲁,浙江杭县(今余杭)人。早年任清政府留日学生监督。北洋政府时期,历任中法实业银行总经理、中国银行总裁、财政总长等职。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秉承日本侵略军的旨意,于1937年12月在北平成立伪华北临时政府,任行政委员会委员长。1940年3月,伪临时政府撤销,成立华北政务委员会,任委员长兼内务总署督办,1940年6月被排挤辞职,改任汪精卫伪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和伪国民政府委员。1943年7月再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1944年2月去职。担任伪职期间,配合日本侵略军掠夺民财,镇压人民的抗日活动,建设所谓后方兵站基地。抗战胜利后,于1945年10月被捕,不久畏罪服毒自杀。 王克敏
王克敏
王克敏1873——1945字叔魯,浙江杭縣 (今屬杭州)人,1873年 (清同治十二年) 生。1903年鄉試中舉後,被派往日本;任留日浙江學生監督。後改任駐日公使館參贊。1906年12月,任留日學生副監督。次年冬回國,先後在清度支部、外務部任職,不久即去直隸總督楊士驤處任幕僚,處理外交事務。1910年在直隸總督陳夔龍處任直隸交涉使。1913年去法國; 同年回國後,任中法實業銀行董事。1917年7月,任中國銀行總裁; 11月任北京政府財政總長,兼中國銀行總裁及鹽務署督辦,1918年3月辭職。1918年12月,代表北京政府參加南北和平善後會議。1920年起,任中法實業銀行總裁、天津保商銀行總理、中國銀行總裁、教育减債基金委員會委員等職。1923年7月,再度出任財政總長,僅一週即辭職; 10月曹錕賄選任總統後,於11月再度出任財政總長。1924年10月23日,曹錕的賄選政府被推翻,王往天津,先後任保商銀行總理,海關附加税保管委員會委員,關税自主委員會委員等職。1927年廣州政府下令通緝,逃往大連,投靠奉系軍閥,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參議兼財政處處長。1931年12月,任北平財務整理委員會副委員長。1933年5月,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駐北平政務整理委員會委員兼財務處主任。1935年6月,國民政府任命爲天津特别市市長,未到職即改任代理北平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12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1936年7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經濟委員會主席; 同年9月辭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平津陷落,舆湯爾和、王揖唐等於12月14日在北平組織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任“臨時政府”行政委員會委員長,隨後又任“新民會”會長。1938年1月,任“國立新民學院”院長; 9月僞臨時政府和維新政府在北平成立僞中華民國政府聯合委員會,任委員並任主席。1940年3月任汪僞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汪僞國民政府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汪僞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後,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内政總署督辦; 同年6月辭職。1941年4月、1942年、1943年4月,連任第二、三、四届汪僞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 1943年6月,繼任汪僞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11月兼任華北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1944年7月,任汪僞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任教育總署督辦。抗日戰争勝利後,因漢奸罪被捕,1945年12月25日,長罪自殺於獄中。年72歲。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