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佩珍 |
释义 | 王佩珍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王闻喜女。上海民生女学毕业。1919 年为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预科生,参加领导学潮,为该校教职员及分会代表。次年获江苏省教育会第三届演说竞进会中等组第一名。毕业后留校任教。1922 年任第一女师校友会总干事。1924 年兼任江苏平民教育促进会教案委员会委员,参与筹备中华教育改进社年会。次年任上海闸北尚公平民学校教员,当选中国妇女协会议事部议员。1927 年秋任南京升平桥小学校长,兼任省妇女协会委员、市社会教育委员会执行委员、京沪两特别市市立学校教职员联合会候补执行委员。嗜昆曲,工唱小生。1929 年解职后,与徐企文等组织苏州幔亭女子曲社,1931 年与社友雅集曲叙,与张充和合唱《琴挑》,与潘德寿合唱《惊梦》,又唱《看状》,歌《红梨·亭会》尤为吴梅称赏,还参加道和曲社会串。出任上海务本女中训育主任。九一八事变后,兼任上海妇女救国大同盟会执行委员。1933 年当选全国基督教女青年会委员,参与发起上海市妇女筹备旱区冬赈会,于游艺大会串演昆剧劝募,被誉为名曲家。1936 年兼任上海市妇女界援绥慰劳会理事,次年初当选中华妇女同盟会监察委员。抗战时期曾主持第五中华职业补习学校及妇女补习班,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教育会整理委员。1946 年任三青团首届上海支团部女青年组主任组员,次年兼任上海市教育会教贷会委员,1948 年当选上海市托儿事业联合会监事。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