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王世贞
释义

王世贞1526—1590

明文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年二十二,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得罪严嵩。又其父王忬亦因严嵩构陷致死。严嵩败,王忬昭雪,他亦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攀龙卒,独立文坛二十年,名重海内。倡言复古,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当时产生了不良影响。晚年放弃复古主张,诗风渐趋平淡自然。于戏曲亦有成就。所撰戏曲理论《艺苑卮言》,论述南北曲的长短及其产生原因,时有创见。传奇剧本《鸣凤记》一说是他所作,一说为其门生作,经他补充而成。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王世贞

❶(1526—1590) 明太仓人。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天弢居士等。王忬长子。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出为山东青州兵备副使,以诉父冤免官。隆庆元年(1567 年)迁浙江右参政,自左参政历任山西按察使、湖广按察使。万历元年(1573 年)迁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二年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四年任大理寺卿,因忤张居正被罢职。十二年再起为应天府尹,改南京刑部右侍郎,病归。十五年起任南京兵部右侍郎,十七年擢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祀吴郡名贤。与唐顺之为莫逆之交,与范钦、项元汴等有藏书互抄之约。藏书三万余卷,博学嗜古,精鉴别。书工篆隶,博学有文名,倡导文学复古运动,才望最高,与李攀龙等并称后七子。学问宏富,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与《续稿》,以及《凤洲笔记》《艺苑卮言》《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等。
❷ (1897—1919) 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闽侯(今福建福州)芋杭。小名元,字秀森,一字兰畹。王孝同次女。1916 年毕业于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任教于昆山县立女子学校。国学根基深厚,精于音乐、绘画。为福州陈俶达聘妻,因患结核病卒,归葬于福州陈家祖茔。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