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卖官 |
释义 | 卖官始于汉武帝“入财者得补郎”、“吏得入粟补官。”(《汉书·食货志》)本为应急措施,此后相沿成为故事。东汉尤甚,桓灵之世上至三公,下至令、长,皆标价出售。如桓帝延熹四年(161),“占卖关内侯、虎贲、羽林、缇骑、营士、五大夫钱各有差”。(《后汉书·桓帝纪》)灵帝光和元年(178),“初开西邸卖官”,公卖钱千万,卿五百万(《后汉书·灵帝纪》)。后代多有沿袭者,然名目各异。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