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炎秋1902——1980
本名
, 字炎秋, 筆名蕓蘇, 原籍福建同安,1902年 (清光緒二十八年) 生於臺灣漳化。幼年從父親誦讀經史。1915年自修日語。1918年初,赴日本求學,先在東京正則英語學校數學館補習英文、數學,後考入荏原中學,一年後,因經濟輟學回臺灣。1923年夏,考入北京大學預科英文班。1925年秋,升入本科教育系就讀,1929年夏畢業後,至河北教育廳任職。1931年任國立北平大學注册事務。該校高級中學成立後,即任主任,兼在農學院教授日文; 同時又在中國、民國、華北、郁文各私立大學講授教育學與國文。1934年起,並在北平城内開設人人書店。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任北平大學農學院校產保管委員。並在偽北大和偽師大教書。1945年抗戰勝利後,在北平任臺灣同鄉會會長,旋回臺灣,初在臺北女子師範學校任教務主任,旋轉任臺中師範學校校長。1947年9月,轉任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同年10月,《國語日報》創刊。翌年3月,正式成立董事會,被推為社長。1948年8月起,並兼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1969年當選爲“立法委員”。1974年設立國語日報函授學校,並兼任校長。1980年3月 14日病逝。終年78歲。著有《洪炎秋自選集》、《英文法比較研究、日本語法精釋》、《文學概論》、《讀書和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