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华中抗日根据地 |
释义 | 华中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新四军进入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6、7月,新四军第一、二支队先后挺进苏南敌后,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根据地;第三支队在策应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以后,进入皖南前线抗战,开辟皖南根据地;同年4月,第四支队挺进皖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及至1940年,华中抗日游击战争得到发展,抗日民主政权已在淮南、苏中、苏北、苏南、苏豫皖边相继建立。此后,根据地继续扩展到淮北、鄂豫皖、皖中、浙东等地。华中解放区包括江苏的绝大部分,安徽、湖北的大部分,河南、浙江的一部分和湖南的一小部分,总面积一百二十余万平方里,人口六千余万。抗战后期,华中抗日根据地划分为苏北、苏中、苏浙皖、浙东、淮北、淮南、皖中、河南、鄂豫皖、湘鄂等十个战略区。该区位于江淮河汉之间,东临大海,西屏武当,南迄浙赣,北至陇海路,威胁着敌人占领的南京、上海、武汉、徐州、杭州等重要城市,控制着津浦路南段和京汉路南段、淮南路以及区内纵横交织的水陆交通网。根据地军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指引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开展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广泛的游击战争,粉碎了日伪军多次“扫荡”和“清乡”,并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自1938年至1944年春,和日伪军共作战一万七千五百余次,毙伤日伪军二十四万余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