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十迷心
释义 十迷心道教用语。指众生心中十种迷误。出自唐末五代时周固朴《大道论》。(1)迷事心:“于一切有为之事,若善若恶,俱不能分别了达,而生颠倒滞惑之心,为无智慧,用性而拣择取舍,致有轮回生死,不到真源。”(2)迷理心:“于虚极妙体自然实性上无所闻见、悟修证了等。”(3)迷教心:不遇真师智友,不知从诸教法中求“出离之心”,不解理教关系,不明“圣人行不言之教”之义。(4)迷境心: 一为迷于“大道妙体自然之体性”的真境,隔断真源,二为迷于烦恼六根等。(5)迷气心:即迷于“元和正性而不能养神爱气”。(6)迷身心: 不知“至心之虚而和气归”,不明虚其身为养身之法。(7)迷神心:“众生身内神识精灵,不能炼神合道而登圣果。”(8)迷仙心:即不修仙行。(9)迷真心: 即不修真人之行。(10)迷圣心: 即不修圣行。《大道论》认为,去十迷心方能悟心,然后能证心、修心。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