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十六经
释义 《十六经》黄老学派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古佚的帛书“黄帝书”之一。现存十四篇,恐有缺文。写于战国时。借助于传说中的黄帝与其臣的对话和事迹,主张“正名脩刑”,“先德后刑”。提出“天有恒干(干,法则),地有恒常”,“静作得时,天地与之”等命题。阐述了刑名和阴阳刑德的思想。其中如《兵容》论述用兵应“刑天”、“法地”、“法人”,掌握有利时机。《成法》认为,统一天下的“成法”是“能操正以正奇,握一以知多,除民之所害,而寺(持)民之所宜”。《前道》提出王者不以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行守》论述行事的守则,不能“有一言,无一行”,要言行一致。为研究黄老学派的重要资料。收入文物出版社1974年版《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和1976年版《经法》中。因“六”字与“大”字形近而误称“十大经”。1980年版《马王堆汉墓帛书(壹)》已改正。
十六经书名。战国黄老学派的著作。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古佚书之一。研究者或认为即《汉书·艺文志》所录《黄帝四经》之一。包括《立命》、《观》、《五政》、《果童》、《正乱》、《姓争》、《雌雄节》、《兵容》、《成法》、《三禁》、《本伐》、《前道》、《行守》、《顺道》十四篇,四千余字。多采取传说中的黄帝与其臣下问答的形式,论述刑名和阴阳刑德之说。有“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静作相养、德疟(虐)相成,两若有名,相与则成,阴阳备物,化变乃生”等观点。还记载了有关黄帝的传说。收入文物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经法》一书。或认为“六”为“大”字,故亦称为“十大经”,即《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的《黄帝君臣》十篇。《黄帝君臣》早佚。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1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