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前188—前141西汉皇帝。名启,文帝子。前157—前141年在位。为帝期间,继续文帝时的与民休养生息政策,重农抑商,兴办水利,把汉初的“什五而税一”改为“三十而税一”。还采纳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开始削夺诸侯王国的一部分土地。前154年,反对削地的吴、楚等七国以诛晁错为名发动叛乱,他始斩晁错以求七国退兵,失计后乃遣太尉周亚夫率军戡乱。平叛后规定:诸侯王只能衣食王国的租税,不得过问政事,王国的行政机构由朝廷派官管理,大大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又大力加强战备,反击匈奴攻扰。在位十七年,政治相对安定,国家实力逐渐增强,海内殷富,“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旧史家将他和文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文景之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