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十八学士 |
释义 | 十八学士指唐十八位文学侍臣。太宗曾于宫城西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等十八人本官兼文学馆学士。后薛收卒,补刘孝孙入馆。“凡分三番递宿于阁下,悉给珍膳。(太宗)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阎立本图象,使(褚)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章礼贤之重。方是时,在选中者,天下所慕向,谓之‘登瀛洲’”(《新唐书·褚亮传》)。十八人中,多著名作家学者,同僚君臣间迭有唱和往还之作,于初唐文坛颇有影响。 十八学士①唐武德四年(621),天下初平,秦王李世民开文学馆招贤,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收卒,补刘孝孙)、褚亮、姚思廉、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勗等十八人兼文学馆学士,分三班更日直宿,入阁论学。又使阎立本图像,褚亮为赞,号“十八学士”。得入馆者,人称羡为“登瀛洲”。②唐开元十三年(725),改集仙殿丽正书院为集贤院,下诏以张说、徐坚、贺知章、东方颢、康子元、赵冬曦、咸敖业、韦述、李子钊、陆去泰、吕向、毋煚、余钦、赵玄默、孙季良、侯行果、敬会真、冯朝隐等十八人为学士(五品以上)、直学士(六品以下),亦号称“开元十八学士”。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