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段祺瑞
释义

段祺瑞1865—1936

安徽合肥人
北洋军阀皖系首领。曾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内阁总理及执政等职。
原名:启瑞
字:芝泉
自号:正道
晚号:正道老人、正道居士
绰号:段虎、段歪鼻子
影射名:干木芝

段祺瑞1865—1936

皖系军阀首领。字芝泉,安徽合肥人。其祖父段佩为淮军统领,自幼随祖父读书。光绪十一年(1885)入天津武备学堂炮兵科。1889年由李鸿章派赴德国,在克虏伯炮厂实习。1896年在袁世凯所建天津小站陆军任炮队统带兼随营学堂监督。1899年,随袁赴山东镇压义和团。1901年任北洋军政司参谋处总办,负责编练北洋常备军。1903年,任练兵处军令司正使,并加副都统衔。与冯国璋、王士珍并称为“北洋三杰”。1905年后,任第四镇统制、河间秋操北军总统、第三镇统制。1906年授福建汀州镇总兵、陆军各学堂督理。宣统元年(1909)改授第六镇统制次年任江北提督加侍郎衔。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以第二军军统率军赴鄂镇压革命。后署湖广总督并任第一军军统兼领湖北前线各军。南北议和时,挟军力拥袁窃国,曾率北洋将领四十六人两次致电清廷,迫清帝退位,“请立共和体制”。袁世凯为总统后,任陆军总长。1913年,代理国务总理,镇压二次革命。此后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镇压白朗军。1914年,为袁所忌,称病辞职。1916年袁世凯取消帝制后,出任参谋总长、代国务卿兼陆军总长。袁死后,黎元洪任总统,他任国务总理,掌握北京政府大权,投靠日本帝国主义,成为皖系军阀首领,极力推行武力统一全国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力主对德“宣战”被黎元洪解职,旋利用张勋复辟赶走黎元洪,又在马厂誓师讨伐张勋,以“再造共和”自命,继续掌握政权,乘机扩大皖系军队,并网罗皖系政客,组成安福俱乐部,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与旧国会。还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向日本借外债,出卖主权,仅龟原西三经办的即有一亿四千五百万日元。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段乘机发动战争,欲以武力“统一”中国。“五四”运动爆发,出兵镇压,屠杀爱国请愿学生。直系军阀利用群众不满,在1920年的直皖战争中,击溃皖系主力,段逃居天津日租界。同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段又被抬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但已无实力。1926年曾出兵制造“三·一八”惨案。同年下台。1933年移居上海。1935年任国民政府委员。次年病死。

段祺瑞

段祺瑞沃丘仲子(费敬仲)上海广文书局1920年版,上海世界书局
1922年版,(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
史料丛刊第九十辑(总895)影印本96

段祺瑞秘史 信史编辑社1922年版,(台湾)文海出版
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七辑(总
668)影印本91页
段祺祺瑞历史
合肥执政年谱初稿(—题《(合肥)段公年谱稿》)
徐开国
吴廷燮
自强出版社1925年版
1938年铅印本,(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
国史料丛刊第六十六辑(总653)影印本
146页
段祺瑞传(上、下)章君榖(台湾)中外图书出版社1973年9月初版、
1978年7月再版
段祺瑞与民国初年的内阁徐炳宪(台湾)传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306页
段祺瑞轶事
段祺瑞《合肥执政年谱》
段祺瑞事略
名人录——段祺瑞
茧庐
左舜生
*中央日报1953年2月10日
*中央日报1967年5月22日
文艺俱乐部1912年1卷2期
国闻周报1924年1卷4期
章士钊与段祺瑞
河南战争的祸首—段祺瑞
谈段祺瑞
泛谈“歪鼻公”段祺瑞
段祺瑞三度组阁与陆建章被杀
记“临时执政”之段祺瑞
段祺瑞、徐树铮与孙洪伊
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传(1—11)
但一
和森
一士
韦树屏
田布衣
何人斯
张谷
蓝守仁
章君榖
中国青年1925年80期
向导周报1925年105期
越风1937年2卷4期
*春秋1967年7卷3期
*春秋1968年9卷1期
*古今谈1968年42期
*中外杂志1970年4期
*中外杂志1971年10卷5期
*中外杂志1972年11卷1期—1972年12
卷5期
段祺瑞(1865—1936)张玉洁*传记文学1974年25卷4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113页
北洋人物研究之四: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的参战与借款
段祺瑞卖国投日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的几个片断
段祺瑞二三事
段祺瑞——北洋军阀政权的首脑人物
段祺瑞“三造共和”平议
“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与善后会议(上、中、下)
谈段祺瑞
段祺瑞
沈云龙
陆宗舆
陈鸣钟
陈鸣钟
杨际泰
壮游
单宝
丁贤俊
沈云尤
徐一士
谭天
*传记文学1976年28卷6期
近代史资料1979年1期
历史档案1981年2期
历史档案1982年2期
*中外杂志1984年35卷2期
人物1984年4期
安徽史学1984年5期
文史知识1984年9期
*传记文学1985年46卷2—4期
一士类稿·一士谈荟第194页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部分)第
204页
段祺瑞
段祺瑞
(美)勃德等编
李宗一
中华今代名人传第5页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3辑第
55页,民国人物传第1卷第162页
段祺瑞(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1分册第59页
段祺瑞(1864—1936)
段祺瑞(1865—1936)
贾逸君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政治第74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621页
段祺瑞(1865—1936)
段祺瑞
段祺瑞的三次组阁
张作霖通过段祺瑞瓦解直系的内幕
我所了解的段祺瑞
段祺瑞(皖系)
张敏孝
徐和雍
徐炳宪
于立言
邓汉祥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335页
中国近代名人小传第337页
*中国现代史论集第5辑第169页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下)第133页
北洋军阀史料选辑(下)第287页
北洋军阀史稿第436页
北洋之虎段祺瑞赵朴民*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列传第44页

段祺瑞字芝泉
段祺瑞
 名人录第166页
当代名人事略(上卷)第13页
张作霖初交段祺瑞(节录)
我所了解的段祺瑞
段祺瑞公馆见闻
关于孙中山、段祺瑞会晤的更正
“九·一八”后陈炯明勾结段祺瑞联日倒蒋的秘

“北洋之虎”段祺瑞
刘振生
邓汉祥
王楚卿
陆丹林
丘健军
吉林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09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第122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41辑第236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51辑第276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99辑第119页
军阀现形记第83页
段祺瑞家世琐记
段祺瑞惨杀爱国学生
段祺瑞重当傀儡
黎元洪入都与段祺瑞、段芝贵督鄂
段宏纲
张太雷
张太雷
安徽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第188页
张太雷文集第122页
张太雷文集第269页
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第715页
段氏卖国记
段祺瑞年谱
我所知道的段祺瑞
段祺瑞
温世霖
吴廷燮
赵 兰
近代稗海第4辑第493页
近代稗海第4辑第597页
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第181页
武汉文史资料第10辑第125页
段祺瑞
段祺瑞(1864—1936)
合肥段公七十寿序
河南战争的祸首——段祺瑞
坦荡荡斋
冯明珠
章炳麟
蔡和森
现代中国名人外史第8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5册第75页
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第856页
蔡和森文集第713页

段祺瑞

段祺瑞与皖系军阀
段祺瑞传
黄 征等
季 宇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320页
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55页,1998年
版388页
段祺瑞真传
北洋之虎:段祺瑞
段祺瑞与黎元洪的明争暗斗
试论段祺瑞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勾结
段祺瑞“三造共和”述评——兼与单宝同志商榷
皖系军阀头子——段祺瑞
周俊旗 汪 丹
程舒伟 侯建明
贾润泉
庄鸿铸
李开弟
张 超
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373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85页
人民日报1988年5月31日
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4期
安徽史学1986年1期
唐山教育学院、唐山师专学报1986年4期

段祺瑞“三造共和”之真相
直皖战后至临时执政前的段祺瑞
论段祺瑞三定共和
段祺瑞宦海沉浮录
下野后的段祺瑞
段祺瑞攫取统治权与皖系军阀的发展
试论段祺瑞在北洋建军中的作用
段祺瑞领衔通电主张君宪反对共和考辨
1924年段祺瑞出山的主要原因
评辛亥革命中的段祺瑞
段祺瑞与中国参战新探
段祺瑞给蒋介石的一封信
段祺瑞对待孙中山先生北上的态度
段祺瑞及北洋皖系研究述评
试论段祺瑞在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中的作用
段祺瑞(1865—1936)
虎落平阳之皖系“老师”段祺瑞
皖系首领段祺瑞
段祺瑞(1865—1936)
徐卫东
马 烈
丁贤俊
杨立强
侯鸿绪
莫建来
莫建来
莫建来
杨德才
莫建来
杨德才
张爱平
吴元康
胡 晓
吴元康
范济国
胡毅华
朱信泉
廖盖隆等主编
复旦学报1987年3期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2期
历史档案1988年3期
民国春秋1988年4期
名人传记1989年2期
江海学刊1990年3期
历史档案1991年1期
安徽史学1992年1期
安徽史学1993年1期
历史档案1993年2期
学术月刊1993年4期
档案与史学1996年1期
安徽史学1996年4期
安徽史学1996年4期
安徽史学1998年2期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245页
民国军政要人归宿第61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1卷第117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678页

段祺瑞1865——1936

原名啓瑞,字芝泉,晚號正道居士,安徽合肥人,1865年 (清同治四年) 生。1872年隨祖父讀書軍中。1881年投山東威海軍营爲哨官。1885年入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1889年畢業後,被派到旅順監修炮臺,旋赴德國軍校見習。1890年回國,初任北洋軍械局委員。1891年任威海隨營武備學堂教員。1896年被袁世凱調至小站,協助訓練新建陸軍,任陸軍炮隊統領兼随營炮兵學堂總辦。1901年任武衛右軍學堂總辦。1902年任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1903年任練兵處軍令司正使,加副都統銜。1904年7月,署北洋常備軍第二翼翼長。次年2月,調任第四鎮统制。爲河間秋操北軍總統。1906年回任北洋第三鎮統制。兼北洋武備學堂監督; 同年3月,補授福建汀州鎮總兵,並爲北洋保定軍官學堂總辦。以後又任會考陸軍留學生畢業生主試大臣等。1909年12月,調任第六領統制。1910年署江北提督,駐清江浦,加侍郎銜。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召回北京,任第二軍軍統,署湖廣總督,並任第一軍軍統兼領湖北前綫各軍。1912年1月,率同42將領電請清廷退位,實行共和; 同年3月至1915年8月任北京政府陸軍部總長。1913年5月 1日至7月 17日暫代國務總理; 同年7月19日至31日代理國務總理; 12月 10日暫代湖北都督。1914年2月至5月,兼領河南都督。1914年6月,授將軍府建威上將軍兼管理將軍府事務。1916年3月23日至4月22日,任參謀本部總長; 同年4月22日任國務卿; 6月23日至1917年5月23日兼陸軍部總長; 6月至1917年5月任國務總理。1917年4月組織督軍團,威脅國會,於同年5月被黎元洪免職; 同年7月至11月任國務總理; 7月至11月代陸軍部總長。1918年3月至10月任國務總理; 同年12月,任參戰督辦,後改爲邊防督辦。1920年自任定國軍總司令,被直系軍隊擊敗去職。1924年12月,被張作霖推爲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5年召集善後會議。1926年4月,欲聯合奉直打擊國民軍,事泄通電下野,自是退隱天津。1933年移居上海,任國民政府委員,未就職。1936年11月2日病逝。終年71歲。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