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桓谭
释义

桓谭前40—约公元32

东汉哲学家、经学家、音乐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西北)人。博学能文,遍习五经,重其训诂之义,不为分章摘句的琐碎之学。好音律,善鼓琴。喜非毁俗儒,不修仪容。西汉末为郎官,新莽时,任掌乐大夫。刘玄称帝,任太中大夫。东汉初年,任议郎、给事中。时光武帝崇信谶纬神学,谭上书反对,主张“述五经之义”,“详通人之雅谋”,并面奏“谶之非经”,被光武帝斥为“非圣无法”,出为六安郡丞,途中病卒,年七十余。在哲学上,他提出“以烛火喻形神”的著名论点,认为人的精神是依赖于形体的,形体对精神起决定性作用,正如烛光之与烛体不可分离一样,无烛则无烛光。对后世之无神论思想有较大影响。著《新论》 二十九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著录十七卷,至明代散佚。清人有辑本《弘明集》,收《新论·形神》一篇。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