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柳无垢 |
释义 | 柳无垢1914—1963;女江苏吴江人 柳无垢我所知道的柳无垢 王廷俊 人物1984年1期 柳无垢(1914—1963)近现代吴江(今江苏苏州)黎里人。字小宜,笔名郑留芳。柳亚子次女。新南社社员。1930 年上海大同大学附属初中最优等第一名毕业。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2 年考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邻屋》《春》《百花流的心》等作品刊于《大声周刊》《青年界》,摄影作品《玉泉山白塔》刊于《大上海图画杂志》。1935 年参加清华大学时事座谈会,被捕获救,后留学美国罗林斯大学社会学系。曾将瞿秋白的信件、诗词、照片选刊于美国《先锋论坛报》,并宣传抗日主张。1937 年卢沟桥事变前夕回国,任教于上海中华女子职业学校。次年任上海国际劳工局中国分局研究员。1939 年在香港参加保卫中国同盟,任宋庆龄秘书。1942 年任广西桂林中学高中部英文教员,课余从事文学翻译及教科书编纂。1944 年供职于美国战时情报局,参与将毛泽东名著《论持久战》译为英文。抗日战争胜利后供职于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译报部,编著《现代英语会话》,翻译萨洛扬的《人类的喜剧》、赛珍珠的《敌人》等。1948 年曾任宋庆龄与毛泽东、周恩来之间的信使。1949 年随宋庆龄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民主妇联国际部联络秘书,外交部政策委员会、研究室、新闻司秘书科长等。曾参译宋庆龄文集《为新中国而奋斗》,与陈麟瑞合译《美帝侵略下的拉丁美洲》,自译伍尔芙的《裘儿》《阿莱罕姆短篇小说集》等。与姐柳无非合编《柳亚子诗词选》,与柳无非和兄柳无忌合著小说散文集《菩提珠》、回忆录《我们的父亲柳亚子》。著有《美帝对台湾的侵略》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