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林礪儒 |
释义 | 林礪儒1889——1977原名繩直,廣東信宜人,1889年 (清光緒十五年) 生。童年隨叔父讀書。1905年至1911年,在廣東高州高郡中學堂學習。畢業後,赴日本留學,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1918年3月回國。1919年4月,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1922年9月,兼任北京高師附中主任。1925年兼北京女子師範學院教育系講師、中國大學教授。1928年任北京大學第一師範學院臨時院務委員會主席。1931年7月,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兼教務長。1932年兼廣州師範學校校長。1933年參加籌辦廣東私立 勤大學,任教務長兼教育學院院長。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勤大學改組,其教育學院於1937年9月獨立爲廣東省立教育學院,任院長。1939年9月,改名爲廣東省立文理學院,任院長。1940年與許崇清合辦《教育新時代》半月刊,任副社長兼主編。1941年10月,任桂林廣西教育研究所導師。次年4月,任國立桂林師範學院教授兼教務長。抗戰勝利後,隨桂林師範學院回桂林。1946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7年8月,任厦門大學教授。1949年4月,離厦門,經香港到北平,任全國教育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 7月任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代表; 9月任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並當選爲第一届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推選爲第一、二、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任政務院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1977年1月20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8歲。著有《文化教育學》、《倫理學要領》、《教育哲學》、《教育危言》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