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匈奴 |
释义 | ![]() ![]()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战国时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匈奴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迁徙,但在某些地点也建有城堡,并有少量的农业生产。匈奴各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部落已开始使用铁器。匈奴人作战时,得人以为奴婢。贵族死时,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十百人。汉初以来,匈奴族的领袖冒顿单于以其三十余万精锐骑兵,东败东胡,北服丁零,西逐大月氏。匈奴的统治区域起自朝鲜边界,横跨蒙古高原,与氐羌相接,向南则伸延到河套以至于今晋北、陕北一带。冒顿把这一广大地区分为中、左、右三部。中部由冒顿自辖,与汉的代郡(今河北蔚县境)、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境)相对。左部居东方,与汉的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境)相对;右部居西方,与汉的上郡(今陕西榆林境)相对,由左右屠耆王(左右贤王)分领。左右屠耆王之下有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等,各领一定的战骑和分地。单于的氏族孪鞮氏,以及呼衍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是匈奴中最显贵的几个氏族。白登之围以后,西汉与匈奴和亲,通关市,厚馈赠,但仍无法遏止匈奴对汉边境的侵扰。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后,匈奴更加紧进攻汉边郡,汉亦屡次北伐匈奴,其中有元朔二年(前127)、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三次大规模北伐。这以后匈奴的力量大为削弱,主力向西北迁徙,漠南不再有单于的王庭,后来匈奴统治集团内讧,五单于争立。宣帝五凤元年(前57),终于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呼韩邪单于于甘露三年(前51)降汉,觐见汉宣帝。西部郅支单于西迁至康居住地,役使近旁乌孙、呼揭、丁零诸小国;元帝建昭三年(前36)被汉将陈汤等击杀于楚河上。郅支即灭,呼韩邪于竟宁元年(前33)再次朝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号“宁胡阏氏”。从此匈奴不断朝汉,并遣子入侍,结束了百余年来汉同匈奴的战争局面。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