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李煜瀛 |
释义 | 李煜瀛1881—1973河北高阳人 李煜瀛1881——1973字石曾,筆名真民、真、石僧,晚年自號擴武,河北高陽人,1881年 (清光绪七年) 生。6岁熟讀詩書。15歲從名儒齊褉亭習汉學。1902年以随員名義随清廷駐法使臣孫寶琦赴法国,入蒙逹頓莪农校。畢業後,入巴斯德學院及巴黎大學從事研究,於陸謨克之生物進化哲學及克魯泡特金之互助论尤为傾心。非洲法国阿爾士大學曾授予名譽博士學位。1906年与張人杰等發起组織世界社,出刊《新世紀》週報,介绍無政府主義; 同年8月,由張人杰介绍参加中國同盟會,1909年設立豆腐公司於巴黎,提倡素食。1911年夏回國; 同年8月,武昌起義,与黄復生等在天津组织京津同盟會出版《民意》報。1912年与吴敬恒、蔡元培等發起進德會,又与唐紹儀、宋教仁等發起社會改良會。旋赴北京創留法儉學會,設留法預備學校。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後,再赴英、法。1914年在法国与蔡元培组织留法西南維持會。1915年設勤工儉學會,並發起華法教育會,任副會長。1916年創辦《旅歐》雜誌。1917年12月歸國,应北京大学之聘,任生物學及社會學教授。1919年组织留法勤工儉學會。1920年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任董事長; 同年赴法,設中法大學於里昂。1923年,任中法大學理事长兼代校長。1924年1月,當选為中国国民黨第一届中央監察委員,其後連任至第六届; 同年11月,暂代俄国庚子赔款委員會中国委員。1925年任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1926年以三一八惨案为段祺瑞政府下令通缉。1927年4月,任国民政府委員,教育行政委員會委員。1928年北伐后,任北平臨時政治分會主席,国立北平大學校長、師範大學校長; 10月任故宫博物院參事。1929年1月,任建設委員會委員,旋又任大學委員會委員; 同年北平研究院成立,任院長。1931年春,任北平文化指導委員會副委員長; 6月任国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委員。1934年1月,任建設委員會常務委員。1937年抗戰爆發後,數度往來歐美、香港、重慶间,致力国民外交。1945年抗戰勝利,回国主持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大會。1946年12月,任北平研究院院長。1948年任总统府资政。1949年赴瑞士。1950年遷移烏拉圭。1952年當選為国民黨中央評議委員。1956年去臺灣定居。1973年9月30日在臺北病逝。终年92岁。著有《石僧筆記》。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