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弥逊(1089—1153)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曾名弥远,改名正路,字似之,号筠溪子,晚号筠翁、普现居士。李撰四子。大观三年(1109 年)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三年(1113 年)起任郓州阳谷簿。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五年迁秘书省校书郎,充编修六典检阅文字。出为河东路提学,迁礼部员外郎,守司封员外郎,擢起居郎,因奏议时政忤蔡京,贬知芦山县,改奉嵩山祠。入室参礼高僧圜悟克勤。宣和七年(1125 年)末起知冀州,抗金有功。靖康元年(1126 年)召为卫尉少卿,差知筠州。建炎元年(1127 年)升江东转运判官、权安抚司事,助李纲平建康兵叛,改直秘阁、淮南转运副使。绍兴二年(1132 年)知饶州,调知吉州。入为左司员外郎、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八年迁户部侍郎。九年因谏阻和议,以徽献阁直学士再知筠州,终知漳州。卒谥忠肃。忠义最著风节,朱熹称为好前辈。工书,诗词文章卓然自立。著有《筠溪集》《筠溪乐府》《甘露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