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锡梁(1873—1932)
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梁任,一字夬庼,号纬军、君仇、夬
口吃。朱永璜子,吴子深师。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义务任教于吴中公学社,与苏曼殊、包天笑等在狮子山招国魂,署名黄帝之曾曾小子,投身反清革命。后于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获孙中山所赠宝刀。宣统元年(1909 年)参加南社。支持辛亥革命,1912 年曾参谋北伐军事,次年当选苏州自治协会评议员。曾任上海《商务报》《民国新闻》报主任编辑。1917 年与叶德辉督工深刻宋碑《平江图》,为吴县修志局聘为采访员,后任《苏报》主笔,1920 年因保护古迹古墓曾被捕入狱。后曾主《正大日报》笔政,1924 年被聘为上海南方大学教授,次年被聘为东南大学、爱国女学苏州分校教授,后于苏州美专教授国文及国学。1928 年参与发起南社成立二十周年纪念会,任编辑委员,提议将李鸿章祠改祀李秀成,后改南社先烈祠。被聘为江苏省及吴县古物保管委员会委员。1932 年参加甪直保圣寺唐塑陈列馆开幕典礼后,返时舟覆溺卒。好古绩学,喜藏书集帖,善鉴别。工诗词,娴音律,精天算。学日本假名,通古文字,研究甲骨文有心得。与张一澧、冯守之有“痴子”之名,为“苏州五奇人”之一。著有《历算超辰》《甲骨文释》《草书探原》《词律补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