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朱了洲 |
释义 | 朱了洲回忆朱了洲校长 储剑虹 宜兴文史资料第4辑第99页 朱了洲(1887—1971)近现代宜兴(今属江苏)宜城人。名重明,小名达二,以字行。苏州江苏师范学堂优级师范科肄业。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 年策动宜兴光复有功。1913 年毕业于上海中国体操学校。后留学日本,于东京日本体育会体操学校第五届毕业。曾任上海务本女校体育教员,1917 年夏被聘为苏州江苏公立医学专门学校体育教员,次年任上海江苏省立第二师范教员。1919 年当选江苏教育会附设体育研究会干事,后为驻会干事、委员。1921 年任苏州第一师范体育主任,倡议发起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出任苏州中华体育学校教务主任,佐助校长柳伯英锐意改造校务,推行真、善、美的新体育。1923 年参与创办中华武术会附设上海体育师范学校,以校董兼任教授,兼任沪江女子体专教授、苏州农校体育教员,当选中国体操学校同学会首任正干事、江苏全省公共体育场联合会编辑员,倡议发起江苏全省私立体育学校联合会,并起草会章。1924 年春被聘为江苏省立学校第二区联合运动会评判长,参与发起华东运动会及中华体育协会,于苏州创办中国体育学校并任教务主任。1926 年主持制订江苏省小学体育标准,次年改任中国体育专门学校、中山体育专门学校教务主任,曾兼任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临时校务委员会委员、苏州市塾师改良讲习会体育讲师,发起组织宜兴县体育协进会。1928 年初兼任苏州私立伯乐初级中学校长,主持改组江苏私立体育学校联合会。次年改任中山体育专门学校副校长兼校童子军团长,于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司令部立案特设童子军教练员训练班,被推为中央大学区第四分区吴县、吴江、常熟、昆山四县民众业余运动会总裁判长。曾兼任上海东亚体育学校、爱国女校体育科及两江女子体育师范、两江女子体专和苏州成烈体专等校教员。1930 年任中山体育专科学校校长。当选江苏省童子军理事会、吴县童子军理事会首届理事,曾任江苏全省中等学校童子军、女童子军及小学童子军大检阅及大露营总指挥,江苏省童子军专科暑期训练班常务委员。1936 年春被聘为江苏省青年童子军事业推进委员会顾问,中山体专停办后曾赴日本考察体育。次年中日淞沪会战爆发后,以中国童子军战时服务团江苏省总指挥部副总指挥亲赴前线,献旗慰问抗日将士。后任教于重庆中央警官学校、中华大学,出任华西大学体育系主任,1939 年参与发起四川省体育会,后任重庆大学体育系、国立国术体育师专等校教授。1947 年任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兼体育主任,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聘为参加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田径游泳选拔委员会委员。译有《女子器械体操图解》等。合编《丹麦体操图说》及台湾初高中和五年制专科《体育》教材等。编著有《国民学校运动教材》《西洋体育史》《小学体育教学法》《大学体育理论与实际》《丹麦体操理论与实际》《男子体操理论与实际》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