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智旭 |
释义 | 智旭1598—1654明末高僧。本姓钟,名际明,字蕅益,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自号八不道人,又称灵峰老人。初学儒,誓灭释老,作《辟佛论》等数十篇。十七岁时读莲池(袾宏)著作《自知录序》、《竹窗随笔》,转而信佛,遂取《辟佛论》焚烧。二十四岁时剃度出家。初住安徽九华山,广泛涉猎法相、禅、律、华严、天台、净土诸宗,尤重天台宗。主张融合诸宗为一,使佛、道、儒三教一致。晚年居浙江孝丰灵峰寺,信奉净土宗。著有《毗尼事义集要》、《楞严玄义》、《楞严文句》、《弥陀要解》、《灵峰宗论》等六十二部二百三十余卷,撰《阅藏知津》四十四卷,系介绍佛教经籍的目录学专著,为研习诸经的必读书。其弟子成实编辑其遗文,题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智旭与憨山、紫柏、莲池,并为明代“四大高僧”。 智旭(1598—1654)明末清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不道人。幼崇儒学,曾著《辟佛论》数十篇。年十七礼佛,二十四岁往庐山师事德清弟子雪岭山家。三十二岁宗天台,后于浙江安吉灵峰寺圆寂。汇通儒、佛、道,提倡性相融合,主张合教、观、律归入净土,开创灵峰派,被净土宗奉为第九祖。著有《周易禅解》《四书蕅益解》《灵峰宗论》《阿弥陀经要解》《楞伽经义疏》《般若心经略解》《法华经会义》《梵网经合注》等。遗文编为《灵峰蕅益大师宗论》。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