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初唐四杰 |
释义 | 初唐四杰指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旧唐书·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杜甫有“王杨卢骆当时体”,“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之诗句。四人的诗文虽未尽脱齐梁绮丽余风,但题材较广,风格也较清峻;其骈文亦与时有别,呈灵活飞动之态,对唐代文风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 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四杰。四人地位低下,仕途坎坷,共同反对因袭南朝齐梁绮丽诗风,在开拓诗歌思想境界,扩展题材领域,探索格律形式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 初唐四杰唐初诗坛,齐梁形式主义余风尚存。在诗歌创新上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唐初四杰,即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他们是高宗武后时期的才华出众的诗人。四人生活坎坷,享年不高。他们创作题材广泛,程度不同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四杰都到过边疆,在诗中真实地写出了边塞生活的苍凉和战争的残酷,表现了为国效忠的高尚情怀。杨炯的《战城南》、《从军行》是军旅题材的代表作。四杰还在诗中揭露了社会中不公平的黑暗现象,抒发了诗人的苦闷和不平,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是这方面的代表作。王勃的《送杜少甫之任蜀川》,写出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种表达真挚友情的诗句。 四杰的大量创作对唐诗形式的完美起了很大作用。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推动了歌行体的发展。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等五言绝句,使五绝走向成熟。王勃的七古《滕王阁》,触景生情吊古伤今,格调高昂,成为传世名篇。 四杰的大量创作在题材上突破了六朝以来宫庭生活的范围,描写广泛现实,抒发真挚情感,为诗歌带来了新内容。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在七言古诗中发展了歌行体,另一方面是五言律诗经过试验逐渐成熟。在歌行方面成就比较大的主要是卢、骆,在近体诗方面成就比较大的主要是王、杨。四杰的创作成就为唐诗蓬勃发展开辟了走向顶峰的道路。杜甫高度评价了四杰的成就,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