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刚毅
释义 刚毅(1837—1900)清满洲镶蓝旗人,字子良。以笔帖式累迁刑部郎中。光绪三年(1877)以平反葛毕氏案(即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受嘉奖。六年出为广东惠潮嘉道。次年迁江西按察使,调直隶。迁广东布政使,调云南。十一年擢山西巡抚。后调江苏、广东巡抚。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附和主战,补礼部侍郎,入值军机处。二十二年迁工部尚书。二十四年改兵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士。以附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获宠信。二十五年奉命南下江苏、江西、广东等省查办税收、清理财政,得诨名为“搜刮大王”。同年底,支持荣禄、徐桐等立溥兲为“大阿哥”。二十六年力主借助义和团对付外人,主张围攻各国使馆。八国联军陷北京,扈从慈禧太后西逃,病死于山西侯马镇。

刚毅  1837—1900

字子良,满州镶蓝旗人。以笔贴式任刑部郎中,在承审浙江馀杭县杨乃武一案时,能为被诬陷之杨乃武、葛毕氏平反,得到清廷嘉奖。后历任江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提升为山西巡抚,在任时整修水利,有一定建树。次年,又调任江苏巡抚。他在当地疏通河道,以工代赈,其后,又历任军机大臣、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主力进入北京,清廷向各国宣战,命刚毅等统率义和团进行作战。其后,北京被帝国主义分子组织之联军攻陷,慈禧太后偕同清廷要员逃亡。刚毅随从西奔,在中途病死。次年,清廷与联军议和时,刚毅被定为挑起战争的祸首之一,因他已死去,故免予处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16: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