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施復亮
释义

施復亮1899——1970

原名存統、伏量、别號伏圖,化名方國昌,浙江金華人,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 生。1917年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參與編輯學生刊物《雙十》半月刊。1919年11月,《雙十》半月刊改組爲《浙江新潮》週刊,仍任編輯。因發表《非孝》一文,被開除出校。1920年5月,在上海和陳獨秀等創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 10月與沈定一等在杭州成立浙江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赴日本,受陳獨秀指派任東京中國共產黨小組負責人。1922年初回國; 5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爲團中央書記,任團中央機關刊物《先驅》主編。1924年後,在上海大學任教授,同時兼任《民國日報》副刊《覺悟》編輯。1925年任廣東中山大學教授,黄埔軍校教官,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1926年冬,任武昌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教官兼入伍生總隊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教導師政治部主任。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在報上發表《悲痛中的自由》一文,聲明脱離中國共產黨。後赴上海,任大陸大學教授。1928年初,與許德珩等組織本社; 同年任廣西大學教授。1937年抗日戰争爆發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上海淪陷後,轉赴重慶,歷任四川省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南京印書館總編輯。1941年皖南事變後,主編《四川經濟季刊》。1945年12月,參加發起成立中國民主建國會,當選爲常務理事。1946年2月10日,在重慶“較場口事件”中,被打傷。1948年5月,參加新政協會議籌備工作。1949年9月,被選爲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勞動部第一副部長,第一、二、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常務委員,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70年11月 29日病逝於北京。終年71歲。著有《現代唯物論》、《中國現代經濟史》。譯有《資本制度淺說》、《世界史綱》、《社會進化論》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