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刘秉忠
释义
刘秉忠(1216—1274)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初名侃,字仲晦。年十七为节度使府令史。后出家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上人。乃马真后元年(1242),经海云推荐入忽必烈幕府,备受信任。海迷失后二年(1250),向忽必烈上书言策。宪宗三年(1253),随忽必烈出征云南,六年至八年,筹建开平城(后改上都)。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称帝,受命制定各种制度。至元元年(1264),奉命还俗,任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三年,主持设计大都城。八年,建议以大元为国号。著有《藏春集》,现存诗六卷。
刘秉忠(1216—1274)元诗人。初名侃,曾从释氏,法名子聪,拜官后始更名秉忠;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人。海云禅师过云中,闻其博学多才艺,邀与俱行,同见世祖。其论天下事如指诸掌,世祖甚爱之,遂留藩邸。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一时典章礼乐规模制作,皆由其草定,时人称之为“聪书记”。至元元年(1264)拜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在官以天下为己任,凡有关国家大体者,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卒后赠太傅,谥文贞。其自幼好学,至老不衰,虽位极人臣,犹斋居蔬食,终日淡然,不异平昔。工诗词,有《刘文贞集》三十二卷、《藏春集》六卷。史称其诗萧散闲澹,类其为人。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五七、《藏春集》附张文谦为撰《行状》。

刘秉忠  1216—1274

元代前期著名政治家。字仲晦,初名侃。元邢州(今河北邢台)人。为僧,法名子聪,号藏春散人。忽必烈命其还俗,赐名秉忠。八岁入学日诵百言,十三岁时为质子入帅府,十七岁时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吏。1238年,弃吏职、隐武安山中,天宁虚照禅师遣徒召为僧。1242年,受到北方禅宗临济宗领袖海云的赏识,被其荐入藩王忽必烈的幕府。他博学多能,读书的面广,尤邃于《易》,至于天文、地理、律历皆有一定造诣。对天下大事颇有见地。1250年,向忽必烈上万言策,主张改革弊政,建立制度,定百官爵禄,减赋税差役,劝农桑,兴学校等。对忽必烈采用汉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后,从忽必烈征云南,攻鄂州(今湖北武汉)。1260年,忽必烈即位,命他制定各项制度。历任光禄大夫、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六年(1269),订立朝仪。至元八年,根据他的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以大元为国号。刘秉忠主持了元大都(今北京)和陪都上都(今内蒙内正蓝旗东)的营建。蒙哥即大汗位,以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将营帐移到金莲川。1256年,刘秉忠受命卜地桓州东、滦水北的龙岗,建城。1258年,在刘秉忠的主持下新城建成,定名开平,忽必烈称帝后改名上都。至元三年(1266),刘秉忠受命在原燕京城东北设计建造一座新的都城。这座新都在刘秉忠和张柔、段桢等主持下,进展很快。至元九年这座规模宏伟,工程浩大的新都,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的建议命名为大都。至元十一年正月,大都宫阙建成。八月,刘秉忠去世。刘秉忠长于诗词,沉郁豪迈,别具一格。有《藏春集》6卷传世。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