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刘福通
释义
刘福通(?—1366)元颍州(今安徽阜阳)人。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与韩山童以白莲教组织起义,事泄,山童被杀。后举兵占颍州。继克朱皋、罗山、上蔡、真阳(今正阳)、确山、汝宁(今河南汝南)、光州(今潢川)、息州(今息县)等地。部众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十五年,迎山童子林儿至亳州(今属安徽),立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自为平章,不久任丞相,进封太保,掌握军政大权。当年十二月,亳州失守,迁至安丰(今安徽寿县)。次年,遣李武、崔德攻陕西,毛贵取山东。十七年夏,遣关先生、破头潘等趋晋、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趋关中,毛贵由山东北上。十八年五月,率兵克汴梁(今河南开封),以为都城。次年八月,汴梁为元军攻破,退回安丰。二十三年,张士诚部将吕珍围攻安丰,他与林儿被朱元璋救出,安置滁州(今属安徽)。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部将廖永忠沉溺于瓜洲(在今江苏扬州南)江中。一说二十三年在安丰阵亡。

刘福通  ?—1366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大宋红巾军领导人。颍州(今安徽阜阳)人。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与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韩山童等以白莲教组织群众,利用元朝征民夫开黄河故道的机会,发动起义。事泄,韩山童被捕杀。刘福通冲出重围,率众攻占颍州。数月间,攻克亳州(今安徽亳县)、项城(今河南沈丘)、朱皋(今河南固始西北)、罗山、真阳(今河南正阳)、确山、汝宁(今河南汝县)、息州(今河南息县)、光州(今河南潢川)等地。部众头带红巾,烧香奉弥勒佛,故称红巾军、或香军。十五年正月,迎立韩山童子韩林儿为皇帝,称小明王,定都亳州,国号大宋,建元龙凤,以恢复汉族王朝为号召,使更多的人投入起义队伍。刘福通先任平章,不久杀丞相杜遵道,自立为丞相,称太保。十二月亳州失陷,迁都安丰(今安徽寿县)。起义部队继续发展。至至十七年起义军在陕西、河南、山东形成三路大军北伐。但三路之间配合很差,兵力分散,北伐没有成功。这年冬,白不信等在凤翔被元军打败,余部入四川。次年三月毛贵由山东挥师北进,直逼大都,因孤军无援,败于柳林(今北京通县南),引兵退回。五月,刘福通攻克汴梁,以之为都。六月其部下关先生等攻保定路不克,转攻大同,于十二月克上都,往辽阳。十九年五月,元将察罕铁木儿发秦晋兵围攻汴梁。刘福通坚守百日,粮尽援绝,弃城走安丰。从此据守一隅。二十三年春,张士诚遣部将吕珍围安丰,刘福通一面坚守,一面向名义上尚属红巾军的朱元璋求援。朱元璋败吕珍兵,把刘福通、韩林儿一起接至滁州(今安徽滁县)。二十六年,被朱元璋遣部将廖永忠沉于瓜州(今江苏六合县南瓜埠)江中。
相关词:
  • 刘福通首义颍州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0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