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戴松恩
释义

戴松恩

戴松恩 朱先立 程 萧 中国现代农学家传第261页


戴松恩

戴松恩(1907— ) 《中国科苑英华录》编写组 中国科苑英华录——新中国之部(下)第251页

戴松恩1907——1987

江蘇常熟人,1907年 (清光緒三十三年) 生。中學畢業後,入南京金陵大學農業專修科。1926年夏畢業,留金陵大學農學院農藝系任肋理。1928年秋,獲準入金陵大學農學院二年級就讀。1931年夏畢業,被選爲裴多裴榮譽學會會員,留系任助教。1933年夏,考取留美研究生; 同年冬,赴美國康乃爾大學,專攻作物傳育種學,1936年冬畢業,獲博士學位,並被選爲美國西格瑪賽榮譽學會會員。1937年2月回國,入中央農業實驗所任技正,主持小麥细胞遺傳和小麥抗赤霉病研究工作;同年7月,被派往江蘇北部擔任督導。1938年7月,被派往貴陽工作站任職。1941年春,隨工作站遷移四川榮昌中農所總所。旋派往湖北恩施農業改進所任所長。1944年回中央農業實驗所工作。1947年3月,至北平擔任中農所北平農事試驗場場長。1949年後,被任命爲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1951年被邀請參加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1955年起,當選爲北京市歷届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被聘爲中國科學院生物學地學部委員 (後改爲生物學部委員)。1957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後,任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並被聘爲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60年12月,調院部任副秘書長、研究員。1963年當選爲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作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被聘爲農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1978年被選爲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1979年被選爲中國民主同盟第四届中央委員,政協北京市第五届委員會委員。1980年被選爲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員會常務委員,全国政協五届委員會委員,並被聘爲國家科委發明評選委員會農林評選小組组員。同年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1981年被聘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组组員,《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總编輯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農業卷》農藝编寫组主编。1982年加入中国共產黨。1987年7月在北京逝世。终年80歲。著有《中、俄、美小麥品種雜交的遺傳研究》、《小麥赤霉病抗病性研究》、《美國雜交玉米在我國的利用問题》、《中國油菜自交影響研究》、《關於發展我國農業和畜牧業的問题》、《試論我國作物育種研究工作的發展問题》等。

戴松恩(1907—1987)

近现代常熟东唐市人。1931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留任助教。1933 年考取清华大学首届留学美国公费生,专攻作物育种。1936 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次年回国,曾任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麦作系主任,四川金堂铭贤农工学院教授、系主任,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所长,中央农业实验所麦作系主任、北平农事试验场场长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1955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后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所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曾当选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8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全国及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北京市委常委。为著名遗传育种学家。著有《种子的科学》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1: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