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戴季陶
释义

戴季陶1891—1949

原籍浙江吴兴人,生于四川广汉。
1924年参加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任中央常委,政治局委员,兼中宣部部长。孙中山逝世后,反对三大政策,进行反共。后任中山大学校长,广东省政府委员,国民党宣传部长、中央常委等职。编著有《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中山全书》等。
原名:传贤
学名:良弼
字:选堂、季陶
号:天仇
晚号:孝园
法名:不动、不空
笔名:天仇、季陶、散魂、戴天仇
人称:戴道统

戴季陶1890—1949

国民党元老。名传贤,号天仇,原籍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早年留学日本,进早稻田大学,加入同盟会。曾任《民权报》和《民立报》主笔。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做过投机买卖,后投奔孙中山,任广东大元帅府秘书长。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积极参加“西山会议派”的反革命活动,发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等文,散布反对共产党、反对工农运动的谬论,为蒋介石背叛革命进行思想上的准备。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长期充当蒋介石的谋士。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训练部主任。以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部宣传部部长、训练部部长,中山大学校长、国民政府考选委员会委员长、考试院院长。1949年2月在广州自杀身死。

戴季陶

戴季陶言行录
戴季陶先生编年传记
时希圣
陈天锡
广益书局1932年版
(台湾)中华丛书委员会1958年版176页,
(台湾)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
编第四十三辑(总42)影印本176页
戴季陶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特刊
增订戴季陶先生编年传记
戴季陶先生的生平
戴传贤的一生
孝园尊者——戴传贤传
朱家骅等
陈天锡
陈天锡
王成圣等
王更生
(台湾)中山大学校友会1959年版96页
(台湾)撰者自印1967年再版413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619页
(台湾)中外图书出版社1976年版168页
(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194页
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刘半农南京民生报1934年5月13日,刘半农研
究资料第252页

悼念戴季陶先生于右任*中央日报1951年2月12日,*革命人物
志第8集第268页
忆季陶入世记居正*中央日报1951年2月12日,*革命人物
志第8集第272页,*戴季陶先生文存三
续编第271页
追念戴季陶先生朱家骅*中华日报1951年2月12日,*朱家骅先
生言论集第736页,*戴季陶先生文存三
续编第274页
戴季陶先生与考试陈大齐*中华日报1951年2月12日,*革命人物
志第8集第273页,*戴季陶先生文存三
续编第326页
季陶先生轶事琐缀叶溯中*中华日报1951年2月12日,*戴季陶先
生文存三续编第304页
戴季陶先生与早年反共运动黄季陆*台湾新生报1959年2月12、13日,*戴季
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319页
我所认识的戴季陶先生罗家伦*中央日报1959年2月12日,*中外杂志
1975年17卷2期、1979年25卷1期,
*戴季陶文存三续编第335页
我之所知于戴先生者陈立夫*中央日报1970年12月24日,*戴季陶先
生文存三续编第176页
纪念戴季陶先生八十冥诞孙科*中央日报1970年12月27日,*戴季陶先
生文存三续编第175页
中国革命与戴季陶主义瞿秋白新青年季刊1924年3期,中国现代思想史
资料简编第2卷第414页
时人汇志——戴天仇
戴季陶先生与中山大学
朱家骅国闻周报1927年4卷41期
*大陆杂志1959年18卷5期,*戴季陶先
生文存三续编第315页
戴季陶先生之记者生涯
戴传贤
戴季陶先生与其夫人钮有恒居士轶事
戴季陶先生教育事述
革命报人戴传贤
戴季陶遗爱偏边疆
戴季陶先生疾终考证
戴传贤的一生(1—3)
戴传贤(1890—1949)
沈忱农
文守仁
陈天锡
陈天锡
徐詠平
周昆田
杜负翁
王成圣
*中国一周1962年661—662期
*四川文献1963年5期
*传记文学1965年6卷2期
*教育与文化1965年330期
*中外杂志1967年2卷3期
*中外杂志1968年3卷3期
*中国一周1969年994期
*中外杂志1974年16卷4—6期
*传记文学1974年24卷2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278页
戴季陶先生与中山大学
戴传贤传略
戴季陶与戴季陶主义
戴季陶逝世前后
钟贡勋
周邦道
高德福
郑彦棻
*中外杂志1975年17卷5期
*华学月刊1975年45期
历史教学1980年5期
*广东文献1981年11卷3期,*传记文学
1981年39卷2期,*近代中国1981年
25期
戴季陶先生之死林华平*传记文学1981年39卷1期,*古今谈
1981年195期
戴季陶先生的生平与著述
戴季陶
戴季陶主义论略
戴季陶与佛教
戴季陶先生与考试抡才
评戴季陶的仁爱史观
戴季陶
蒋君章
周新月 区惟尧
韦杰廷
庄宏谊
陈大齐
黄明同 周薇
陈继馨 常建国
*传记文学1981年39卷1—3期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81年3期
湖南师院学报1983年2期
*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83年15期
*艺文志1983年209期
中国哲学史研究1985年2期
中外历史名人传略(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
441页

戴季陶郑则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1辑第
45页,民国人物传第4卷第121页
戴季陶(美)包华德主编
沈自敏译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民国名人传记
辞典第10分册第34页
戴季陶
戴季陶(1890—1949)
贾逸君中华民国名人传(上册)政治第174页
中共党史事件人物录第476页
戴季陶
戴季陶(1890—1949)
评戴季陶先生的中国革命观
李云汉
张敏孝
施存统
*中国历代思想家第10册第6541页
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人物简介第475页
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2册第276页
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卷第650
新闻界名人介绍:戴季陶(1890—1949) 中国新闻年鉴(1983)第588页
戴传贤
戴传贤(1891—1949)墓表
戴传贤
戴传贤
戴传贤
戴传贤的故事
戴季陶自杀的真相
戴季陶为何砸瓶子
戴季陶的事略和思想
戴传贤(1890—1949)
国民党考试院改组和戴传贤之死
戴传贤
戴传贤(1890—1949)
戴传贤
戴季陶
戴季陶
戴季陶
余之读书记
戴季陶先生治事的一条基本原则
为一个亟应辨正的史实再说几句话——并以此
纪念戴季陶先生八十冥诞
王世祯
贾景德
吴相湘
傅润华
厂 民
晓恬
赵文田
周一支
蒋永敬
周邦道
孙清斋
坦荡荡斋
方光后
贾景德
余牧人
蒋叔良
郭德宣杨进军
戴季陶
陈大齐
袁同畴
*民国人豪图传
*民国四川人物传记第186页
*民国百人传第2册第121页
中国当代名人传第295页
当代中国人物志第186页
*当代名人故事第1辑
江苏、南京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71页
全国文史资料选辑第93辑第8页
*近代人物故事第78页
*近代教育先进传略(初集)第245页
沅江文史资料第1辑第17页
现代中国名人外史第70页
*环华百科全书第4册第168页
*革命人物志第8集第264页
党国名人传第92页
党国伟人轶事第55页
黄埔军校名人传略第1卷第38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第二册第541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178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217页
一个亟应辨正的史实——从外传戴季陶先生参
加发起共党谈起
袁同畴*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226页
季师主持中山大学的五年
略述戴季陶先生生平及其《圣雄甘地颂》长诗
戴先生建立考试权之宏规与作者之受职奉行
我从工程角度了解戴故院长季陶先生
季陶先生对日外交
戴先生与童子军
季陶先生与边疆
戴故校长逝世前后的追忆
钟贡勋
杨力行
陈仲经
卢敏骏
程天放
徐观馀
周昆田
郑彦棻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232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247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251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311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311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314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339页
*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第388页

戴季陶

国民党理论家戴季陶
十种辞书工具书民国人物生卒年订补(220)戴
季陶应改标为(1891—1949)
范小方等
王学庄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361页
近代史研究1986年3期
戴季陶五四时期的劳工思想
戴季陶没有出席国民党二大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的戴季陶
五四时期戴季陶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研究
戴季陶在中山大学
戴季陶早期政治思想论略
论戴季陶主义的主要特征
宋庆龄和戴季陶——以孙中山革命事业为轴心
的左右分趋
李占才
苏华
韦杰廷
郭圣福
黎杰华
马佩英
郑佳明
段云章 孙晓敏
史学月刊1987年4期
党史研究资料1987年11期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88年2期
学术月刊1990年9期
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4期
河南大学学报1992年4期
求索1993年1期
中山大学学报1993年3期
评戴季陶的文化哲学与历史哲学
戴季陶政治思想论
试析戴季陶退出早期建党活动的原因
戴季陶早期文化观初探
抗战时期戴季陶与中印文化交流
论五四前戴季陶的对日外交观
国民党元老戴季陶骨灰在成都安葬
戴季陶(1890—1949)
国民党的理论家戴季陶
戴季陶(1890—1949)
戴季陶(1891—1949)
周德丰
马佩英
沈海波
黎洁华
李娟丽 严雄飞
赵兰英
李方诗等主编
范济国
郑则民
马洪武等编写
廖盖隆等主编
人文杂志1996年4期
史学月刊1997年3期
党史研究资料1997年4期
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6期
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3期
史学集刊1998年3期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437页
中国革命史人物传略第355页
民国著名人物传第2卷第173页
抗日战争事件人物录第540页
现代中国政界要人传略大全第949页
油尽灯枯——戴季陶自杀之谜何虎生 潘明忠金陵秋梦——国民党四十三位首要战犯归
宿之谜(上)第279页
戴季陶(1891.1.6—1949.2.11)
蒋记理论家戴季陶
(戴传贤)墓表
陈予欢编著
刘福祥
贾景德
黄埔军校将帅录第1700页
蒋介石的文臣武将第29页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161页

戴季陶1891——1949

名良弼,字選堂,又名傳賢,字季陶,號天仇,原籍浙江吴興 (今湖州) 1891年 (清光緒十七年) 生於四川廣漢。6歲入私塾。1902年入成都留日預備學校。1905年秋赴日本,入師範學校。1907年秋,升入東京日本大學法科,任該校中國留日學生同學會會長。1909年夏畢業回国,任江蘇地方自治研究所教習。翌年春赴上海,初入《中外日報》,後入《天鐸報》任主编。因抨擊清廷腐敗,1911年春被官府通缉,逃亡日本。後轉赴南洋檳榔嶼,任《光華報》编輯,並加入中國同盟會。武昌起義後,回上海參與創辦《民權報》。1912年9月,孫中山受任督辦全国鐵路,任孫中山秘書。1913年2月,隨孫中山訪問日本。宋教仁被刺案發生後,受命在上海,南京進行反袁軍事聯络活動。二次革命失敗,流亡日本,參加《民国雜誌》编輯工作,並加入中華革命黨。1916年4月,隨孫中山返上海。1917年9月,任廣州法制委員會委員長。1918年2月,兼任大元帥府秘書長。後軍政府改组,隨孫中山回上海。1920年與張静江、蔣介石等合股設立恒泰號,爲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經纪人。1921年退出交易所。1922年10月,受命入四川,任聯絡川軍工作。1923年12月回上海。1924年1月,當選爲中國國民黨第一届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和宣傳部部長; 4月任大本营參議;5月兼任黄埔軍校政治部主任; 7月任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 後任大本营法制委員會委員長。1925年7月,任廣州国民政府委員;11月出席西山會議,並任宣傳部長。1926年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二届中央執行委員; 6月任中山大學校長; 10月任中山大學委員會主任。1927年5月,任中央黨務學校教務主任; 6月復任中山大學校長; 9月任中央特别委員會委員,國民政府委員。1928年2月,當選爲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宣傳部部長,民衆訓練委員會委員; 3月任軍事委員會政治訓練部主任; 7月任国民政府建設委員會委員; 9月任中山大學法學院負責人; 10月任命爲國民政府委員和考試院院長; 同月任國立北平故宫博物院理事、國民政府外交委員會委員;11月派爲豫陝甘賑災委員會委員; 12月派爲兩粤賑災委員會委員。1929年1月,派爲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財政委員會委員; 3月派爲賑災委員會委員,同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三届中央執行委員、常務委員,並被推爲訓練部部長; 6月派爲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委員; 12月任考試院考選委員會委員長。1931年5月,出席國民會議; 同年九一八事變後,任國民政府特種外交委員會委員長; 11月發起修建仁王護國法會,誦經護國; 12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四届中央執行委員。1935年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執行委員。1941年7月,任國民政府稽勳委員會委員;11月聘爲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指導員。1943年5月,任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届中央團部指導員。1945年5月,當選爲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1946年9月,任高等考試及格人員縣長挑選委員會委員長; 11月當選爲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6月,國民政府改組,仍任考試院院長。1948年3月,出席行憲國民大會; 6月任國史館館長。1948年底,携眷去廣州。1949年2月11日,在廣州服藥自殺。年58歲。著有《學禮録》、《日本論》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