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刘宝楠
释义 刘宝楠(1791—1855)清江苏宝应人,字楚桢,号念楼。道光进士。曾任直隶文安知县。幼从叔父刘台拱学,与刘文淇齐名,有“扬州二刘”之称。长于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专治《论语》,以何晏《论语集解》为主,搜集汉儒旧说,兼采宋人注疏,并汲收清代成果,仿焦循《孟子正义》例,撰《论语正义》、全书未成而卒,后由其子恭冕续成。另著有《汉石例》、《释谷》、《愈愚录》、《念楼集》等。
刘宝楠(1791—1855)清经学家。字楚桢,号念楼。江苏宝应人。道光进士。为诸生时,与仪征刘文淇齐名,时称扬州二刘。曾任直隶文安知县。初治《毛诗》和东汉郑玄《礼》,后与刘文淇及江都梅植之、泾县包慎言、丹徒柳兴恩、句容陈立相约各治一经,他专治《论语》。以为南朝梁皇侃、北宋邢昺疏解《论语》,颇多芜陋,遂以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为主,搜集汉儒旧说,兼采宋人注疏,并吸收清代诸家考订训释的成果,撰《论语正义》,全书未成而卒,由其子恭冕续成。著《汉石例》,于碑志体例考证颇详博。另有《释穀》、《愈愚录》、《念楼集》等。
刘宝楠(1791—1855)近代学者、诗文家。字楚桢,号念楼,又号秋槎。江苏宝应人。幼丧父,母乔氏教之学。长而受业于从父刘台拱。为诸生时,与仪征刘文淇有“扬州二刘”之目。道光二十年(1840)成进士。历官文安、固安、元氏、三河知县。为官有政声。长于经学。初治《毛诗》、《郑礼》,后倾其力治《论语》。亦擅诗文,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称其“诗慕三唐,学人之诗,所谓无事模镌自然声振者也”。著有《论语正义》、《释谷》、《宝应图经》、《汉石例》、《愈愚录》,辑有《清芬集》,另有《念楼集》、《刘宝楠诗文》等稿本。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九、戴望《故三河知县刘君事状》、刘文兴《刘楚桢先生年谱》。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