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徐永昌 | |||||||||||||||||||||||||||||||||
释义 | 徐永昌1889—1959山西崞县人 徐永昌
徐永昌
徐永昌1887——1959字次宸,山西崞縣 (今原平)人,1887年 (清光緒十三年) 生。幼年入私塾讀書。1900年入武衛左軍執勤務。1908年人武衛左軍随營學堂,1911年畢業,授副軍校 (中尉),任副哨長 (副連長) 旋升哨長。1912年夏,辭哨長入北京政府陸軍部將校講習所,1913年冬畢業,派南京預備軍官學校任連長。1914年入陸軍大學第四期。1916年春,至山東加入討袁軍。袁死返京復學; 同年冬畢業,任陸軍訓練監编輯官。1917年冬,任直隸軍官教育團教官。1920年7月,任直隸保衛團營長,旋任第十五混成旅參謀長。1922年夏,任第十五旅第二團團長。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戰争,任國民軍第三軍第一混成旅旅長。1925年任第三軍第一師師長兼山西警備司令。1926年春,代理第三軍軍長,駐包頭。1927年春,以客軍入山西,駐汾陽; 9月任第三軍軍長。1928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第十二路軍總指揮,兼第三軍軍長; 同年2月,被選爲軍事委員會委員; 6月任河北省政府委員; 10月任綏遠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12月派爲晉察冀綏赈災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1929年1月,派爲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 8月復任河北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930年中原大戰時,任閻錫山部第一路前敵副總司令兼隴海路司令; 同年9月,仍随晉軍退入山西,旋改编任第五軍軍長及晉綏警備總司令。1931年6月,任國民政府委員,所部改爲第三十三軍,任軍長; 8月代理山西省政府主席; 10月任山西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932年1月,任北平政務委員會常務委員及山西省清鄉督辦; 8月任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委員。1935年4月,授陸軍二級上將;11月當選爲國民黨第五届中央監察委員。1937年3月,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辦公廳主任,5月任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抗日戰争爆發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保定行營主任,指揮第一戰區抗日軍事。1938年2月,任軍令部部長。1939年3月,派爲軍事委員會戰地黨政委員會委員。1945年5月,任國民黨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 同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派赴東京灣美艦米蘇里號,代表中華民國參與盟國受降典禮。1946年6月,任陸軍大學校長。1948年當選爲行憲國民大會代表; 同年12月,任國防部部長,行政院政務委員。1949年春去臺北。1952年任“總統府”資政; 10月晉授陸軍一級上將。1954年11月,兼任“光復大陸設計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9年7月12日逝世。終年72歲。著有《求己齋日記》、《回憶録》、《雜記》、《言論集》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