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徐树铮 | ||||||||||||||||||||||||||||||
释义 | 徐树铮1880—1925江苏萧县人 徐树铮1880—1925北洋军阀。字又铮,江苏萧县人。秀才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日留学,入士官学校。归国后,入段祺瑞幕,先后任第六镇参议、第一军总参谋。1912年袁世凯窃国,任陆军部军学处处长、军马司司长,并创办《平报》,为段宣传。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曾劝段消极抵制,被免职。1916年,任国务院秘书长,为段祺瑞内阁之“智囊”。不久,任陆军部次长,怂恿段对南方护法各省用兵,并策动张作霖派兵入关,任奉军副司令。同时组织“安福俱乐部”,成立“安福国会”。1919年任西北筹边使兼西北边防军总司令。1920年皖系失败下台,他被指为“十大祸首”之最,遭通缉。1922年,代表段祺瑞赴桂,会见孙中山,策划孙、段、张“三角联盟”。同年10月组织“建国军政制置府”,自任总领,旋败逃上海。1924年江浙战争时,自称“浙沪联军总司令”。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赴国外考察。回国后不久,被冯玉祥派人枪杀于廊坊车站。 徐树铮
徐树铮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