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徐悲鴻 |
释义 | 徐悲鴻1895——1953原名壽康,江蘇宜興人,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 生。9歲隨父習畫。17歲任宜興女子師範、彭城中學及思齊女子學校圖畫教員。1914年入復旦大學讀書。1916年開始習法文。1917年赴日本研究西畫,未幾回國,在北京師範學院藝術系工作。1918年赴巴黎,從畫師達仰專習素描,兼及油畫,繼入朱利安藝術學院及巴黎國立美術學校。1921年赴柏林美術學校。1923年再回巴黎。1924年冬返國。1926年再度赴歐。1927年冬,自歐返滬。1928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同時擔任上海南國藝術學院繪畫系主任。1929年任北平藝術學院院長; 同年秋辭職,重回中大。1933年,携中國近代名家作品六百餘件赴歐洲各城市巡回聯展。1934年回國。1935年秋,被廣西省政府聘爲美術顧問,於桂林獨秀峰建美術館,創廣西藝專。1937年7月抗日戰争爆發,隨中大遷重慶。1942年在磐溪成立中國美術學院。1946年7月,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全國文聯常委,中華全國美術工作者協會主席,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大會全國委員會委員等。1953年9月26日在北京逝世。年58歲。他工西畫,善寫動物,國畫以馬最著名。創作有《九方皋》、《巴人汲水》、《會師東京》、《田横五百壯士》、《愚公移山》、《雄鷄一鳴天下白》等; 畫集有《悲鴻繪集》、《悲鴻素描集》、《徐悲鴻畫範》、《徐悲鴻畫選集》、《徐悲鴻的彩墨畫》、《徐悲鴻油畫》。論文有《美與藝》、《中國畫改良論》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