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徐公肃 |
释义 | 徐公肃(1906—1976)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传镳,以字行。震旦大学毕业。1922 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学政治,并治法律,1929 年当选巴黎互助学会干事,获法学博士学位。次年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精通国际法、外交史,为中国科学社法政股社员、《外交评论》重要撰述人。1932 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华政治经济学会,抨击国联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次年撰《法国占领九小岛事件》刊于《外交评论》,1934 年创办《正论》杂志,所译《苏俄外交政策概述》辑入《近代各国外交政策》。次年参与发起中意文化协会,被外交部派赴欧洲考察各国经济条约。1936 年撰《外交阵容有整饬之必要》辑入《外交之基本知识》,被派任驻国联中国全权代表办事处法律专员。次年任外交部长王宠惠秘书,加入中国国民党,出任外交部总务司司长,曾兼国际司代司长,当选中法比瑞文化协会候补理事。1941 年调任驻美大使馆参事。1946年与曾世英在上海创办华夏图书出版公司,任总经理。为昆曲爱好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居北京从事译述,曾与任起莘合译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与丘瑾璋合著《上海公共租界制度》。还自译《加香论巴尔扎克》及司汤达的短篇小说《伐妮娜·伐尼尼》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