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彭襄
释义

彭襄1897——1985

字海 ,湖南湘潭人,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 生。1913年高小畢業後,赴長沙,入湖南省立高等師範附屬中學。1917年畢業,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赴巴黎,入蒙特基鎮中學補習法文。1920年爲華法教育會編輯《旅歐週刊》及《華工雜誌》。一年後,入里昂中法大學文科,畢業後留校任秘書,歷時四年。1929年春,回國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赴上海,任國立勞動大學秘書長兼社會科學院院長。1930年9月,一度代理校務。1933年再度赴法國,繼續爲華法教育會及中法友誼會工作,並任巴黎中國書報社理事。1936年獲中法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同年8月,協助當地華工成立參戰華工總會; 10月回國。翌年4月,隨同法國金融代表團赴桂林,考察廣西省基層建設。抗日戰争爆發後,辦理廣西省黨政幹部訓練班, 主持廣西建設研究會政治組及國際反侵略運動大會廣西分會。1942年5月,任廣西省地政局局長。1944年10月,任廣西省政府桂西行署主任。1949年2月赴南京,任行政院地政署署長; 4月赴廣州,奉調爲總統府第一局局長; 10月赴香港,爲《天文臺》及《星島晚報》副刊撰稿。1958年11月去臺灣,任郵政總局顧問,並在“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大學、“政治作戰學校”等校教授法文。1985年5月26日病逝於臺北。終年88歲。著有法文本《中國春秋時代婚姻制度》。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