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彭湃 | ||||||||||||||||||||||||||||||||||||||||||||||||||||||||||||||||||||||||||||||||||||||||||||||||||||||||||||||||||
释义 | 彭湃1896—1929广东海丰人 彭湃1896—1929彭湃 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之一。海陆丰农民起义的组织者。又名天泉、汉育。广东海丰东乡人。1917年入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组织留日学生响应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回国后,曾任海丰县教育局长。不久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从事农民运动。当年6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迅速向全县发展。1923年元旦,成立海丰县总农会,当选为会长。不久成<立广东省农会,当选为执行委员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两广区委农委负责人,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兼广东省党部农民部长,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第一和第五届主任。1925年任广东省第一届农民协会副委员长。1927年出席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党的前敌委员会委员。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1927年10月,领导了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创立海陆丰苏维埃,任委员长和中共东江特委书记。1928年6月,在党的“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后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29年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中共江往省委军委书记。同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租界被捕,8月3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遗著有《海丰农民运动》。 彭湃广东革命史上有两位彭湃 黄振位 羊城晚报1981年5月20日 彭湃
彭湃
彭湃1896——1929乳名天泉,學名漢育,後用名彭湃,祖籍廣東陸豐,1896年 (清光緒二十二年) 生於海豐。1913年高小畢業後,考入海豐中學,爲該校群進會成員。1917年初,赴日本求學,先在成城學校補習,次年5月畢業; 9月入早稻田大學專門部政治經濟科。1920年與李春濤等組織赤心社,並參加可思母俱樂部 (宇宙社)。1921年5月,學成回國,在廣州参加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海豐縣組織社會主義研究社; 同年11月,任海豐縣教育勸學所所長。1922年初,任縣教育局局長; 1923年元旦,海豐總農會成立,任會長,隨即應邀去陸豐指導農民運動; 6月該縣總農會成立,兼任會長; 同年被選爲廣東省農會執行委員長; 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4月,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農民部秘書兼第一届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 8月廣東農民自衛軍成立,任總指揮。1925年4月,中共海陸豐特别支部成立,任書記;9月任第五届農民運動講習所主任;11月任國民黨廣東省黨部執行委員兼農民部長。1926年1月,兼任潮梅海陸豐辦事處主任; 10月去汕頭,任中共汕頭地委常委。1927年3月,被選爲中華全國農民協會執行委員; 4月出席中國共産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爲中央委員; 5月被指定爲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廣東政治分會委員,7月任中共南昌起義前敵委員會委員;8月起義軍占領南昌後,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任委員並兼農工委員會委員; 同月,在中共中央緊急會議上,當選爲臨時中央政治局委員,並任中共南方局委員; 9月南昌起義軍進入潮汕,成立東江工農自衛軍總指揮部,任總指揮; 12月廣州起義後,建立廣州工農民主政府,被推爲人民土地委員。1928年7月,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選爲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同時,中共廣東省委决定東江特委和潮梅特委合併爲東江特委,任書記;11月調任中共中央農委會書記。1929年2月,調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委軍委書記; 8月24日,在上海参加中共江蘇省委軍事會議,被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逮捕,後被引渡給上海市公安局,再轉解淞滬警備司令部; 同年30日遇難。年33歲。著有《彭湃文集》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