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彭子冈 | ||||||||||||||||||
释义 | 彭子冈1914—1988;女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彭子冈
彭子冈
彭子冈(1914—1988)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雪珍,乳命阿雪,以笔名行。彭世芳女。1931 年就读于苏州景海女子师范初三,三次参加《中学生》杂志全国征文,两获第一。同年考取苏州女子中学高中部,次年转入振华女中,于《申报》副刊发表《姊姊的恋》《寄故人》《苏州人》《苦孩子》《阿琳》《生路》等,《我是燕子》入选《中学生》杂志《征文当选集》。1936 年北平中国大学英语专业肄业,任上海生活书店《妇女生活》杂志助理编辑,以为《生活星期刊》采写鲁迅葬礼特稿《伟大的伴送》成名。次年抗战爆发后,任汉口《妇女前哨》主编。1938 年与夫徐盈为《大公报》外勤记者,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去重庆《大公报》。1941 年为桂林版《大公报》采写近百篇“重庆航讯”,有“重庆百笺”之誉。能率先破除当时新闻报道状人记事的机械呆板,融文学手法于新闻采写,擅长人物形象描写,白描手法客观真实。1945 年重庆谈判时,采写的《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为特写名篇。与杨刚、浦熙修、戈杨有后方新闻界四大名旦之誉。抗战胜利后,任《大公报》驻北平办事处记者,1946 年采访解放区的组文《张家口漫步》在报上连载,被指为共产党宣传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人民日报》文艺部,当选中国新闻社首届理事,后任中国青年出版社《旅行家》杂志主编,兼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特邀理事。著有《苏匈短简》《记者六题》《子冈新闻作品选》《时代的回声》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