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康德 |
释义 | 康德1724—1804Immanuel Kant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自然科学家。生于东普鲁士首府柯尼希斯堡的手工业者家庭。1740年入柯尼希斯大学哲学系学习,毕业后当过七年家庭教师。1754年起在柯尼希斯大学先后任讲师、教授、校长等职,讲授逻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自然地理、人类学和教育学等。1797年退休。终身未娶,除曾去但泽旅行外,亦未离乡土。曾荣任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意大利塔斯卡那科学院院士。其前期主要贡献是在自然科学方面。1755年发表《关于诸天体的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把天体看作是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有规律的过程,恩格斯认为这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进步”,是对主张宇宙一成不变的形而上学的一个打击。在哲学上,1781年发表代表作《纯粹理性批判》,后又发表《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等重要著作,完成其二元论哲学体系。主张在人的意识之外存在着“自在之物”,它不依赖于感觉,但能刺激感官,引起感觉。宣称“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本体”,人们认识的只是“现象”。理性是一种最高的认识能力,它要求对自在之物有所认识,就必然要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故而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这就为宗教信仰留下了地盘。他首先提出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思维对客体的作用以及辩证逻辑等一系列的重大哲学问题,给当时欧洲哲学上占统治地位的形而上学体系以毁灭性打击。在社会政治观点上,反对贵族专制,主张自由平等,实现君主立宪的共和国。但这一理想只有在遥远的将来,当世界达到永久和平时,才能完全实现。主要著作还有《未来形而上学导言》、《论永久和平》、《道德的形而上学》等。 康德忆康德 冯英子 新闻研究资料1983年总17辑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