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孫席珍 |
释义 | 孫席珍1906——原名彭,學名志新,曾用筆名丁非、丁飛、鄒宏道等,浙江紹興人,1906年 (清光緒三十二年) 生。1922年蕪湖萃文中學畢業後,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半工半讀,晚間在北京《晨報副刊》任校對。1925年負責編輯北京《京報·文學週刊》。1926年7月參加北伐。先後在第六軍任連、營政治指導員及團政治助理。北伐軍攻克武漢後,任總政治部秘書,主編《革命軍日報》南昌版。1927年四一二政變後,調任第三軍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後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失敗後出走日本。一年後,回國返上海。1931年起,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大學、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講師。同時,發起组織北方左翼作家聯盟,被選爲常委兼書記,並與齊燕铭等合编《文史》 (季刊) 及《蓋旦》(半月刊)。1935年再度赴日本。回國後,參加一二九運動,被選爲北平各界救國會及華北各界救國會常委;同年任中國大學教授兼東北大學教授。1936年任北方作家協會常委兼書記。抗日戰争爆發後,在天津負責编輯地下報紙,與夏征農等在南昌辦《抗日報》,並任江西政治講習學院教授及國風藝專教授。抗戰勝利後,受聯合國救濟總署之聘,擔任專門委員,負責编譯工作兩年。後任河南大學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上海参加教育工會籌備工作。先後在南京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學院任教授。1958年起,任杭州大學教授。並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魯迅研究學會顧問,中國寫作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文聯委員及作家協會浙江分會理事,杭州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近代文藝思潮》、《英國文學研究》、《高爾基評傳》、《戰争文學論》、《文學概論》、《詩歌論》、《西洋文學》、《東歐文學简史》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