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释义 ①官制用语。以本官兼任、兼行或兼领其他官职。两汉多行其制。南北朝时凡祭祀、奉使等临时委官代行某职,皆曰兼某职,或于正式任命某职以前,先授予兼某职之名义,意即试某职。唐代,职事官皆带散位,其低一阶者称兼,本职之外另有职事者亦为兼。永徽以后,官员兼职者颇多。玄宗时,杨国忠为度支郎,兼领五十余使,任宰相,兼领四十余使。北宋前期,朝官加除三省、台、省、寺、监之官,若新除官品级低于寄禄官,系衔时于新官前加“兼”字,如某尚书(三品)兼御史中丞(四品)、守司空(一品)兼侍中(二品);若新除官品级与寄禄官同,系衔时于寄禄官前加“兼”字,如丞郎(四品)任御史中丞(四品),称御史中丞兼某官。元丰改制后,官员若带两个职事官衔,系衔时官高者在前,官低者在后,中间加一“兼”字,如左仆射(从一品)兼门下侍郎(正二品)。明清亦有兼官、兼衔、兼充等用语。②墨子用语。指平等原则。见于《墨子·兼爱下》:“兼相爱,交相利”,“兼以易别”,“以兼为正”,“兼即仁矣,义矣”等。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不分贵贱、亲疏、贫富、智愚的相爱关系,选贤使能做到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以代替“爱有差等”,“氏所以别贵贱”的以“别”为原则的社会关系。③荀子逻辑术语。与单相对。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