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唐甄
释义

唐甄1630—1704

清初思想家。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人,长于吴江。顺治十四年(1657年)举人,后选长子县知县,在任内督民树桑凡八十万株,未几坐事丢官,困居吴市,生活潦倒,然著书不辍。其学术思想宗王阳明良知之学,但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而不讲“事功”,主张两者相互结合。作有《衡书》 (后易名《潜书》,分上下篇,上篇论学,下篇论政),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道德,主张经济上“富民”。认为“为治者不以富民为功,而欲幸致太平,是适燕而马首南指者也”。(《潜书·考功》)又说“尧舜之道无他,耕耨是也,桑蚕是也,鸡豚狗彘是也。(《潜书·宗孟》)

唐甄(1630—1704)

明末清初达州(今属四川)人。原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唐阶泰子,王闻远岳父。清顺治十四年(1657 年)举人。康熙十年(1671 年)选授山西长子知县,教民养蚕植桑,任十月称名宦。因逃人事罣误罢职为民,归居吴江,徙居苏州。曾经商为牙客,后贫居授徒著述。与魏禧、曾灿、杨宾、何焯等友。性刚直伉爽。少能歌诗,不喜吴人文宗韩、欧、诗宗苏、陆之习,谓文风儒弱。唯读秦汉书,著述不袭古,力主自立超逸。博通实学,综贯经史,嗜古不拘师说,主张维新达变,以经世为旨归。晚年与昆山蔡方炳讲道,宗王阳明良知之学,为时推重称名儒,与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并称四大启蒙思想家。卒葬于苏州虎丘戴家浜。著有《潜书》《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圃亭集》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21:21